作者:曹冰洁 李婷 设计依据 这个活动是在“我长大”的主题背景下生成的一个活动,一方面歌曲本身带有一定的“常规”引导意义,让孩子了解生活中不随便插嘴是个好习惯;另一方面,我们不单纯用“唱”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唱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其他的表现形式——乐器操作,通过幼儿自主探索,让孩子们将乐器音色和角色叫声配对,分角色操作乐器,鼓励幼儿尝试多种表现形式。 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在会唱歌曲《一个一个说》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分角色演唱,并尝试为不同角色配上不同乐器,引导幼儿不随便插嘴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1.小动物的家(鸭、青蛙、小鸡、小羊)。 2.圆舞板、串铃;木鱼、碰铃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一个一个说》 1.看节奏卡学小动物叫 T:有小动物来做客,看看谁来了?它们是怎么唱歌的.?(教师出示动物节奏卡) (1)呷呷呷呷呷呷 (2)呱呱呱呱呱呱 (3)叽叽叽叽叽叽 (4)咩咩 2.分角色演唱歌曲 (1)分组. T:这么多小动物都来了,我们给小动物们安个家吧。 老师弹《一个一个说》的旋律,幼儿听音乐将座位变成集合的四组,教师将动物家标志分别放于四组的前方。) (2)分组小动物叫 T:小动物们都是怎么唱歌的? (用拍手形式,逐一模拟动物叫声的节奏。) T:歌曲里哪个动物先说话?是怎么说的? (幼儿根据歌词内容按顺序学小动物唱歌。) 3.集体演唱歌曲 T:我们按照歌里的顺序来唱唱小动物的歌,轮到谁,谁才唱,当别的动物在唱时我们要怎样?做个会听别人唱歌的文明的小动物。 (重点指导:幼儿连起来唱,要求一个小动物说话时,其他小动物就要安静听。) 4.幼儿指挥 T:每家小动物选出一个代表带大家唱,轮到唱歌的时候,请代表用指挥动作提醒大家唱。(老师伴奏,请个别幼儿指挥,幼儿完整唱。) (二)为角色配器 1.引导幼儿选择乐器,为歌曲配器。 T:这里有四种乐器,为小动物们找到合适的乐器配音吧。 (教师分别敲击四种乐器,幼儿倾听并分辨声音的不同,为动物叫声选择对应的乐器。) 2.分组配器 T:用乐器为动物配音,轮到哪种动物唱歌那这种乐器就一起唱。 (教师清唱动物叫声的乐句,指挥幼儿分角色演唱并操作乐器,重点观察指导:四组小动物同时唱歌时乐器的操作。) 3.幼儿集体唱并操作一遍 4.幼儿再次操作乐器 (重点指导:教师根据幼儿现场的情况指导幼儿听着音乐、唱着歌进行乐器操作。) 5.交换角色,乐器配音 (1)小组交换,扮演另一种动物操作摆弄另一种乐器。 (引导幼儿先徒手操作乐器,再跟着音乐操作乐器。) (2)自由交换位置扮演小动物 T:选你喜欢的小动物家。(熟悉自己的角色节奏,徒手操作乐器,然后听着音乐伴奏集体合作进行演奏。) 6.听音乐将乐器送回。 操作提示 利用节奏图卡使幼儿能通过形象的动物造型理解各种节奏型,使节奏视觉化、形象化、生动化。出示图卡后,老师根据幼儿的操作情况进行摘句讲评,例如:青蛙叫——呱呱呱呱,嘴巴放松,灵活地反应。 在为角色配器的环节中,老师要给予幼儿充分听辨比较的机会,引导幼儿在听辨中区分乐器的声音,为动物选择合适的声音。 配器过程中,老师预设层次的递进,从选择乐器——幼儿分组摘句尝试——幼儿集体演唱乐器操作——交换扮演角色,让幼儿在变化中提升。在交换角色环节中,老师首先引导幼儿进行小组交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幼儿更自由地选择扮演角色。老师用形象生动的情景性语言交代交换位置的规则,让幼儿在明确规则的情况下进行有目的、有序的交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