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冰洁 李婷 一、指导思想 在幼儿学习歌唱活动中,教师应让幼儿学会在歌唱和说话时倾听自己的声音,并学着控制声调的高低,逐渐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音准感。同时,还要发展幼儿发声器官的协调能力,从听和唱两方面来培养幼儿唱歌的音准。在幼儿园,应使幼儿体验集体歌唱快乐为重点,在这过程中使幼儿亲自体验并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同时又给幼儿获得独立活动的经验。 二、总目标 培养幼儿对歌曲作品的感受力和理解力;不断丰富幼儿听唱的音乐经验,并满足其歌唱的欲望,引导幼儿用愉快情绪歌唱;通过学唱过程培养幼儿的歌唱表现力;推进幼儿全面素质的提高(协调能力、自控能力、审美能力)。 三、具体指导目标 1.用愉快心情唱歌。 2.在理解歌词基础上学习唱歌。 3.用自然的声音歌唱(听琴声轻轻唱)。 4.唱出歌曲的情感。 5.口齿清楚地唱歌。 6.正确唱出节奏。 7.能参与小组或全班集体中愉快的合作歌唱。(齐唱、多层次节奏的合唱、轮唱等) 8.能记住许多熟悉的歌曲并能唱出自己的感情。 9.能识别、听唱音的高低,并能独唱。 10.能创编短小的曲调(随口而出)。 四、活动指导 (一)选择合适幼儿的歌曲 (1)根据幼儿的需要,学唱简单童谣,简短儿歌,必须是与幼儿生活有关的内容。 (2)选择的教材要适应幼儿音乐学习规律,以及身心发展规律及身心发展水平(或是整教育所需的内容)。 (二)具体指导步骤 (1)开始是从最简单的sol、mi、la曲调的歌曲入门,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和音乐经验的扩展逐步提高。 (2)让幼儿在听赏歌曲的基础上再学唱,增强其音乐印象,教师创设情景,将歌曲内容让幼儿理解,丰富幼儿各种体验。(绘画、谈话、观察、游戏、动作等) (3)活动中既有集体唱又有小组唱,既有轮唱又有独唱。(对唱、回答形式的) (4)愉快时也不能大声叫喊地演唱。 (5)正确地唱出歌曲的节奏、运气和休止感觉。 (6)教师要经常和幼儿一起唱歌,捕捉幼儿成功的闪光点,帮助其建立歌唱发声的经验。 (7)运用各种形式复习唱同样的歌曲。(配乐器伴奏、合奏、表演游戏等) (8)边唱歌、边创编,配合节奏自由的动作表演。 (9)改变或创编歌词。 (三)指导方法 (1)整体学唱法。初步欣赏歌曲时让幼儿在欣赏、感受的基础上用“整体学唱法”,感受歌曲的整体美。 (2)分句练唱法。在幼儿对歌曲有了初步感受的之后,老师可采用分句练唱法,帮助幼儿听音正音,处理吐字咬词,可让幼儿围在老师钢琴边听唱,老师结合歌曲内容情景进行引导,防止枯燥练唱。 (3)装词学唱法。老师可利用游戏性的方式支持幼儿解决旋律和歌词配合的问题,在欣赏歌曲之后,通过听辨感知旋律节奏,并用拍手的形式拍出旋律节奏(有一个音拍一下手),然后将有节奏的儿歌装配到歌曲旋律中,发展幼儿在听辨基础上快速自主学唱歌曲的能力。 (四)基本程序 (1)导入——通过儿歌故事等引出歌曲主题。 (2)引导幼儿仔细听赏歌曲作品,也可用辅助材料及情景创设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内容。 (3)鼓励幼儿在听辨歌曲旋律的基础上用动作表现(可用拍腿、拍肩、拍手等方式)歌曲旋律节奏。 (4)老师通过提问了解幼儿感受理解歌曲的程度,并能用摘句演唱歌曲形式来小结幼儿的回答。 (5)启发幼儿按歌曲旋律节奏朗诵歌词。 (6)鼓励幼儿听辨歌曲旋律把歌词装配进去。 五、活动内容 1. 听音模唱(五声音阶)。 2.听旋律装配儿歌。 3.听简单乐句编唱。 4.改变简单歌词。 5.音高接龙。 六、活动评价 1、能否用自然声音愉快唱歌。 2、唱歌时语言是否清楚。 3、歌唱时节奏是否准确。 4、歌唱时音程是否正确。 5、是否有即兴创造自己曲调的愿望。 6、是否能与大家和谐唱歌。 7、是否能记住学过的歌曲。 8、能否做到在日常生活中轻快的唱歌。 9、能否独唱。 10、能否做到正确歌唱姿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