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冰洁 李婷 设计依据 《彼得与狼》是一部音乐童话剧,剧中采用不同乐器的音色,如长笛(小鸟)、圆号(狼)、弦乐(彼得)、木管小号(猎人)等来表现故事中不同的动物和人物的形象,赋予幼儿无尽的想象,适合幼儿欣赏。根据幼儿音乐经验的实际水平,将重点落在引导他们听辨音色的区别上,激发幼儿对音乐欣赏的兴趣。 活动方案 1.听辨乐曲中表现不同角色的音色,初步想象故事情节,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2.尝试用道具表现音乐故事,体验合作表演音乐故事的趣味性。 二、活动准备 1.配有故事的音乐。 2.蜡笔、纸。 3.大森林的PPT。 4.对乐器有一定的了解。 三、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故事 1. 初步欣赏 T:在遥远的大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大事,你们听听里面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出示大森林PPT,完整欣赏音乐,引导幼儿想象。) 2.再次欣赏 T:听到里面有谁? 3.找音色, T:有哪些乐器代表这些人和动物? (出示乐器PPT了解名称,引导幼儿将角色和音色配对。) (二)初步表演音乐故事 1. 做故事角色的道具 (在了解故事里不同音色代表不同角色基础上,和老师一起制作角色道具,如头饰、面具、指偶等。) 2.观摩老师表演 看老师用与幼儿一同制作的道具进行表演,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 3.分组分角色表演 幼儿分为三四组,每组中都包含完整的故事角色(彼得、狼、爷爷、小鸟等),自主挑选角色道具,与同伴一起听音乐故事参与表演。 操作提示 同样的作品可提供给不同年龄段幼儿操作,例如:“彼得与狼”给中班幼儿欣赏的切入点落在乐器音色听辨及故事情节想象上,大班幼儿欣赏的切点可进一步提高,在此两点上让幼儿合作扮演角色,用动作表现音乐。 活动可分几次进行,初步听赏故事中代表不同角色的乐器音色、与老师一起制作道具、看老师表演、自己参与表演,逐步深入对音乐故事的感受和理解。另外,老师在和幼儿一起制作道具的时候,可提供多种表现形式的道具,例如:手偶适合幕后操作表演,头饰胸饰适合形体动作表演,前者比较简单只需要听相应角色出示相应手偶,后者需要加上+定的身体辅助动作,因此老师可循序渐进,根据幼儿实际情况提供。 可结合区角活动,将道具材料和音乐投放入非正式学习活动中,让幼儿自己听着音乐摆弄角色道具,感受表现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