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项:教育部全国幼儿语言教案一等奖 学情分析 本故事选自《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幼儿用书)》,该故事线索明了,内容丰富,幽默诙谐,画面信息远远超过了文字所传达的信息。因此,结合前段时间幼儿体检中发现的问题—一龋齿率较高,我开展了本次看图讲述活动。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积极参与阅读过程,感受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2.幼儿能观察到老虎表情的变化,从而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转折。 3.幼儿懂得要保护牙齿,要天天刷牙,不能吃太多的糖。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教学图片6幅,其中第四幅图片中的老虎被遮盖,第五幅图片中的狐狸及拔牙的工具被遮盖。 经验准备:班级内幼儿有牙疼的经历,对龋齿有初步的感知。 活动过程 1.引导谈话,切入主题 提问: 你见过老虎吗?(见过) 在哪里见过他?(动物园、电视里、图书里、照片上……) 你认为老虎哪里最厉害?(牙齿、爪子、眼睛、耳朵……) 接下来我们看看小动物们认为老虎哪里最厉害,是不是和我们认为的一样。 分析:教师在引导幼儿为活动做准备时,除了引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准备外,还应从故事所涉及的内容等方面适当地提问,创设一个问题情景,使幼儿对接下来的活动充满期待,进而调动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这次活动中,从幼儿投入的表情中我感受到幼儿对活动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教师和幼儿一起逐幅读图,引导幼儿猜想并表述画面内容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1 提问: 看看小动物们认为老虎哪里最厉害?(牙齿) 从哪里看出来的?(老虎张着大大的嘴;露出尖尖的牙齿;小动物们都吓跑了) 谁是最聪明的动物,能想出好办法,把老虎的牙齿弄掉呢?(狐狸、狮子、大象……) 如果你是他,你会想出一个什么样的办法呢?(等老虎睡着了去拔他的牙;把他送到医院去……) 看看图片和我们想的是不是一样? 分析:本环节通过移情,使幼儿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融入故事情境之中,猜想与验证的过程使活动充满了情趣,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2 提问: 谁想出了好办法?(狐狸) 这是一个什么办法?(给老虎送来了好多糖;给老虎拿来一盒糖……) 为什么把糖送给老虎呢?(老虎爱吃糖;想让老虎把牙齿吃坏了) 老虎会说什么?(谢谢;太好了……) 他会怎样吃糖呢?(老虎会赶快吃糖;他把一盒糖都吃了;会一颗接一颗地吃) 分析:幼儿的思维被教师有层次的提问所激活,他们的活动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个个踊跃发言,将自己的猜想告诉老师和同伴。孩子们在教师创设的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环境中得以表达自己的想法。 (3)引导幼儿观察图片3、4、5,侧重引导幼儿观察老虎表情的变化 提问(出示图片3): 老虎是怎样吃糖的?(躺在床上吃糖;吃好多好多糖;一颗又一颗地吃……)、 老虎的心情怎么样?(高兴、开心、特别美) 你是怎样知道的?(老虎笑眯眯的;老虎笑得牙都露出来了;老虎笑得眼睛都眯上了) 看看接下来会发生哪些事情呢? 部分遮挡图片4(遮挡老虎)。 提问: 这是什么地方?(医院) 发生了什么事?(牛医生跑了) 为什么?(老虎来了,牛医生害怕了) 猜一猜老虎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难过、伤心、痛苦,因为他总是吃糖,最后牙都坏了……) 教师露出遮挡部分,提问:请你们仔细看看老虎的表情,和我们猜想的一样吗?如果你是他,你会怎样说、怎样做呢?(引导幼儿大胆模仿老虎痛苦的表情及语言) 接下来看一看谁来给老虎看病了。 部分遮挡图片5(遮挡狐狸及使用的拔牙工具)。 提问: 猜一猜谁来给老虎看病了?为什么?(大象、狮子,因为他们是最厉害的动物;狐狸,因为狐狸是最聪明的动物;因为老虎的糖是狐狸送的) 教师揭开狐狸被遮挡的部分后提问: 它是怎样看病的?(他用手里的钳子和扳子把老虎的牙给拔掉了) 看看没牙的老虎是怎样的表情? 分析:在观察图片3、4、5的环节中,教师认真分析读本,挖掘读本中蕴涵的内容,以老虎表情的变化为线索,运用遮挡的教学策略,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引导幼儿感知故事情节的发展及转折,帮助幼儿学习阅读的技巧。 (4)引导幼儿对比观察图片6和图片1 提问: 老虎的表情有哪些变化?(老虎不厉害了;老虎不张着大嘴吓唬小动物了;老虎有些不好意思了;老虎低下了头;老虎不发脾气了;老虎不瞪着眼睛了) 小动物们的表情有哪些变化?(小动物们不害怕了;小动物们都笑了)接下来老师讲一遍这个故事,小朋友仔细听一听这个故事和你编的故事是否一样。 分析:运用对比观察的方法,既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突显了故事结局的幽默感,让幼儿紧张的情绪得以放松,又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使幼儿养成认真观察和理解画面内容的良好阅读习惯,逐步培养幼儿合乎逻辑的推理判断能力。 3.完整体会故事情节 教师结合图片为幼儿讲述故事,让幼儿欣赏。 4.总结分享 提问: 老虎的牙齿为什么会生病?(老虎总吃糖,不刷牙,牙齿就蛀坏了)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牙齿呢?(少吃糖;吃完东西后要刷牙;上床以后不吃东西;多吃蔬菜;不挑食;多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