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中听课,常常看到老师们精心设计的一些活动,由于对幼儿的发展缺乏清晰的解读,停留在形式主义上,在环节设计上各种“伪”现象层出不穷。 竞赛活动中的“伪规则” 老师在进行绘本教学《一园蔬菜成了精》。为了使突出教材中“蔬菜萝卜与莲藕打仗争大王”情节的趣味性,老师特地设计了幼儿之间的竞赛环节。 老师:你们也想像萝卜跟莲藕一样来一场比赛吗?你们想比什么呢? 幼儿:比打架! 老师:打架不够文明,你们还想比什么? 幼儿:…… 老师:这样吧,我们来比一比谁认识的蔬菜多,好不好? 幼儿:好。 老师:现在我们分两组,左边是萝卜组,右边是莲藕组。规则是“长长的蔬菜成了精”,你们要说“长长的丝瓜成了精”这样就对了,明白了吗? 老师开始提问。 幼儿:“长长的黄瓜成了精。” 老师:回答正确! 老师给莲藕队奖励了一个圆点。接着第二个问题,老师又请了莲藕队。第三个问题请了萝卜队,结果萝卜队说了“圆圆的苹果成了精”,老师说:错了! 教师的意图是通过竞赛小游戏让幼儿充分分享各种蔬菜的形状、颜色等经验。在比赛主题的确定上,老师征求了孩子们的意见,却扔了一个“空砂锅”,因为她本来就没有打算过要采纳孩子的意见,竞赛主题是老师早已预设好的。孩子们明显被忽悠了一回。接着,幼儿的分组是老师定的、游戏规则是老师定的、先请哪组回答是老师定的、评判对错也是老师说了算。老师想让谁赢就能让谁赢,整个一个老师自导自演的“伪竞赛”。 实事上,随着幼儿进入大班阶段,竞争意识越来越强,竞赛小游戏是他们非常喜欢的活动,胜利后的自豪感会是他们后续学习的最有利的催化剂。但是游戏中教师的“高控制”导致公平失衡,会使幼儿对这类竞赛失去原有的激情,甚至认为竞赛就是这样的,老师想让谁赢就是谁赢。说到底,老师才是竞赛的最后胜利者。 小组学习中的“伪合作” 数学活动“小小快递员”,目的是让幼儿快速在小区中找到相应的一户人家。孩子们学会了判断哪幢楼、哪个楼梯和哪个门牌号之后,老师提出了让孩子四人合作游戏。教师给每组下发了一张纸、一支笔,纸上画着小区大门、一些楼房和门牌。 游戏开始孩子们热闹起来。一个男生迅速把笔抓了过来,握在手上。对面的一个男生拿着纸自言自语,“应该是这幢吧。”穿粉色衣服的女生一定要把纸抢过来自己看看,男生不给。拿着笔的男生等了半天也没机会,就把笔一扔不管了。另外一个小女生自始至终站在旁边安静地看着没有参与。 教师巡回指导,每到一桌都会检查他们答案对不对,看到不准确的就会和幼儿交流一下。 这个合作环节,设计得非常刻意。教师的意图是想促进大班孩子的合作精神和能力。那么,像这样四个人一起就是合作吗?这看起来顶多算是合伙做事,称“伪合作”不为过。两个弱势的小女生在合伙中找不到位置,而男孩从一开始的热情到后来“扔掉笔”,都是这次“伪合作”带来的负面教育,而在教师眼里更多的是在关注孩子们找的答案对不对。真正的合作需要各组员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各自承担一定的任务,发挥自身的认知特点,相互争论、互相帮助、相互提示或是进行分工合作。教师需要在幼儿合作的过程中,观察幼儿之间的沟通互动,听到、看到他们各种不同的理解和思路。引导幼儿在合作中,逐步学习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和互助,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 科学探究中的“伪科学” 科学活动“吹泡泡”,孩子们玩得非常开心。 老师:粗细不同、长短不同的吸管,吹出来的泡泡一样大、一样多吗? 孩子们忙忙碌碌开始尝试、探究、验证……结果有的孩子说一样,有的孩子说不一样。为了寻得正确答案,教师自己亲自验证结果,由于教师力度控制得当,基本可以忽略了吹的力度这一因素。最终圆满得出了结论:泡泡吹出来的形状跟工具形状无关。 科学活动的真正意义在于让孩子亲历探究过程,让幼儿通过观察、推理与思维,从而获得对这个世界的科学理解。但是本活动中,教师为了让幼儿得到“答案”,自动排除了泡泡大小与吹气力度大小有关这一因素,忽略了孩子在探究过程中的真实发现:他们发现粗细不同的吸管,吹出来的泡泡有的大、有的小;长短不同的吸管,吹出来的个数有的多、有的少…… 幼儿的真实探究与教师的正确结论明显存在逻辑上的偏差。这样的“伪科学”,有意无意地在告知幼儿,你们的亲眼所见不一定是对的,你们的真实操作也不一定是对,老师的答案才是正确的。这跟教师自身科学素养的不足与相应的科学背景知识、科学技能等匮乏有关,更主要的原因是教师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存在偏差,注重概念的结果,而忘记了其实探究本身就是科学教育的目的! 教学活动的中“伪现象”总是悄悄隐藏在老师的头脑中、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时刻瞪大眼睛,把这些“伪现象”揪出来,去伪存真,共同打造一个孩子本真发展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