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结果:调査中,仅有16名幼儿(占被调査幼儿总数的4.9%) 因为从教师那里学到“本领”而喜爱教师,而有283名幼儿(占被调查幼儿总数的86.8%)因为教师充分地满足了他们的各种合理需要而喜爱相关教师。 调查启示:这说明师幼之间“教与学”的关系对增进师幼间的情感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教师如何关注和满足幼儿的各种合理需要。因此,要想获得幼儿的喜爱,教师仅仅满足于向幼儿传授知识技能是不够的,教师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在满足幼儿各种合理需要的前提下组织教学活动,传授知识和技能。 “教学成果突出”并没有成为教师获得幼儿喜爱的理由 调查结果:调査发现,没有一个幼儿因为教师带领他们在各项比赛(如体操比赛、运动会比赛、幼儿舞蹈比赛、歌唱比赛)中获得好名次或其他奖励而教师产生喜爱之情。 调壹启示:为什么教师很看重的各项比赛活动,却没在幼儿脑海里留下任何值得回忆的美好痕迹呢?究其原因,在于这些项目的比赛及其准备过程非但没有给幼儿带来快乐,相反还给他们带来许多压力。很多教师为了出“成绩”,过于急功近利,在排练的过程中对幼儿的态度也比较粗暴。例如,某幼儿园准备举行舞蹈比赛,规定每个大班都必须出一个节目参赛。于是,这些大班的小朋友们不仅要舍弃自己喜欢的活动,把所有的业余时间用来排练目,还要忍受排练过程中教师的呵斥和吼叫:“你们已经上大班了,还不懂得表演时要笑眯眯的吗?你们现在不笑的样子就像甲虫和蝗虫,丑死了,你们知不知道? ”在这样的训练方式下,虽然参赛节目为班集体争得了荣誉,但这些荣誉对幼儿来讲又有什么意义呢?幼儿更关注活动的过程是否快乐、是否好玩! “幼儿最喜爱的教师”应该由幼儿来评选 调查结果:在调査中,我们了解到:在“幼儿最喜爱的教师”的评选活动中,评委会成员一般是由教育行政官员、教育专家、媒体工作者以及资历丰富的教师组成,唯独没有“喜爱”这一情感体验的幼儿。 调查启示:幼儿是否喜爱教师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教师能否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二是教师的个人魅力;三是他们对教师的“重要性”以及相貌、人品、才能的认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幼儿是否喜爱教师是一种主观体验。因此,“幼儿最喜爱的教师”只能由幼儿来评选,只有他们才有发言权,才能真正体验出某位教师是否“可爱”。 了解了幼儿喜爱什么样的教师,教师就应该按照这些标准和要求去塑造自己,提升自己的素质,让自己在幼儿面前变得更加“可爱”、更具魅力! 幼儿喜爱教师的特点 幼儿对教师的喜爱之情,像幼儿的其他情绪情感一样,具有外露性、易变性和易迁移性等特点。 幼儿的情绪情感是外露的,幼儿对教师的喜爱之情,也具有外露性的特点。当幼儿喜爱某位教师时,他们往往不会隐藏这种感情,而是自然而然地将其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他们外显的言行、表情来判断他们是否喜爱自己。下面就介绍一些能反映幼儿喜爱之情。 主动亲近教师。当幼儿喜爱某一位教师时,他们往往会利用一切机会与该教师“套近乎”。比如,有一天,赵老师和小朋友们去参观军营,上车时小朋友们在她身边挤来挤去,这个说“我要靠着赵老师”,那个说“我也要靠着赵老师!我也喜欢她”……小朋友们喜欢与某位教师亲近,说明该教师平时平易近人,深得小朋友们 的喜爱。相反,如果小朋友们不愿意甚至不敢亲近某位教师,则说明该教师平时对小朋友们太严厉了。在幼儿园,这样的场面并不鲜见:一些教师的出现,会让小朋友们高兴不已,欢呼雀跃;而另一些教师的出现,则让小朋友们由快乐活泼的“小鸟”变成哑然无语的“木头人”(即不会说话,不会动)。 教师应该经常反思:当自己在小朋友们面前出现时,他们是想方设法、争先恐后地来与自己“套近乎”呢,还是“木然不动”甚至敬而远之呢?如果是后者,教师就应该努力改变自己对小朋友们的态度,增强亲和力,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可亲可爱的,而不是可怕的, 因为让小朋友们觉得可怕的教师肯定不是他们喜爱的教师。 来自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做幼儿喜爱的魅力老师》 莫源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