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蕊乐园—让孩子爱上英语

数学国际奧林匹克金、银牌得主的怪问题

时间:2014-02-10 16:35来源:http://yr.89sp.com 作者:编辑组 点击:
分享到:
许多著名的心理学家都认为,儿童拥有巨大的潜在能力,在这些潜力中,创造力是属于最有价值的能力。如何将孩子潜在的创造力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关键在于早期发现这种潜在创造力
许多著名的心理学家都认为,儿童拥有巨大的潜在能力,在这些潜力中,创造力是属于最有价值的能力。如何将孩子潜在的创造力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关键在于早期发现这种潜在创造力所进发出的火花,并加以培养。在儿童时期被发现、激发和调动起来的创造欲望,往往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方向。

好奇、好问是儿童普遍的心理特点,对孩子提出的难题、怪题,大多数家长都会漫不经心地以"等你读书就知道了"、"等你长大以后就知道了"等回答而敷衍过去;对孩子最初表现出的兴趣倾向, 也熟视无睹、置若罔闻。岂不知,儿童的某种好奇、问题、兴趣中就可能是某种创造力的最初的闪现,而由于父母的失察和敏感性的缺乏,一颗刚出地平线的创造明星就湮没了、陨落了。

对孩子创造力的火花敏于发现、乐于欣赏、善于培养的家长,就会托起一颗耀眼的明星。第35、 36届数学国际奧林匹克竞赛金、银牌得主王海栋就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王海栋对数学发生兴趣是从幼儿时代开始的。一次,他舅舅带来一本苏联教科所编的一年级《彩图数学》,作为礼物送给王海栋。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幼儿竟对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外辅助教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又是看图画,又是数数字,爱不释手。

妈妈是老三届高中生,她很敏锐地发现小海栋对数学有特殊的兴趣,于是就经常陪他一起说话,而且谈话的内容日趋"数字化":

1+ 9 等于几?"妈妈问。"10。"小海栋迅即报出准确答数。1 + 1 + 8 等于几?"妈妈又问。"还是10。"妈妈的问题拐了一个小弯,没有难倒小海栋。

夏天吃西瓜,也成了数学练习。妈妈把一块西瓜切成三份,一家三口高兴地吃起来:"海栋,"妈妈又问,"你今天吃了多少西瓜?"

小海栋眨了眨眼睛:"三份中的一份。" "怎么写呀?"妈妈大大地增加了题目的难度。

这下孩子被难住了。彩图数学书上有图,怎么写,是妈妈出的附加题。她看孩子答不出,便郑重地告诉他:应该写成1/3。

有时王海栋也向妈妈"反击",出"难题"。"妈妈,"海栋提问了,"那么4-7 等于几?"妈妈惊讶了:一个幼儿竟问到了负数概念,远远超出了幼儿敉程的范畴。妈妈在惊讶之余,非常欣赏儿子数学思维的深度和敏捷,大大夸奖了儿子一番,高兴地向他解释了负数的概念。

幼儿园老师对海栋的父母说:"午饭时,别的小朋友急着吃饭, 海栋却饶有兴趣地数着每人碗里有几片冬瓜!"
 
老师还抱怨说:"海栋怎么还问有关分数、负数的题目呀?"幼儿园老师说的"怪事"正是海栋对数学的迷恋;幼儿园老师的抱怨正是海栋超常数学才能的反映。
 
王海栋的父母都是工薪阶层,从来没有请过家庭教师,但他们很注意孩子的兴趣,省吃俭用,创造条件让其得到发展。爸爸说,海栋初一学政治,我给他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他并不感到枯燥,这对训练他的逻辑思维很有好处。小学五年级时,海栋学计算机,我们花798元买了中华学习机,后来又买了台电脑,这些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投资,我们做家长的从不吝惜。

王海栋的父母,我们虽不能断言说是世界上最好的,但是可以说是一流的、优秀的。王海栋是华东师大二附中唯一"梅开二度",荣获金牌、银牌的选手,为祖国、为五星红旗增添了光彩。更难能可贵的是,王海栋不仅具有杰出的数学才能,而且有远大的理想和健全的人格。他热爱劳动,爱好体育,有健康的体魄;他兴趣广泛,乐于助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其实许多孩子都可能有王海栋那样的潜能,但他们在幼年时却被家长忽略或者湮灭了。所以,教育专家指出:对待孩子们的所谓"创造",父母不仅不要打击,而且不能漠视和习以为常、不足为奇, 家长要对孩子的创造力的萌芽具有敏感性,敏于发现是培养的前提。

那些缺乏教育责任心和教育知识、的家长、缺乏创新意识的家长,往往把孩子的"创新"行为视为反常。他们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下,把孩子管得死死的,只有家长、老师让做什么孩子才能做什么,回答问题不能越标准答案雷池一步。几年、十几年整天就是上课、做作业、考试,孩子不能接触大自然,不准做自己喜欢的事,无法思考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目标只有一个:升重点中学、重点大学。长此下去,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想像力全被磨灭殆尽, 还有何创造力可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