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蕊乐园—让孩子爱上英语

不接受“神童”的称号——卡尔•威特的“父教

时间:2014-01-12 07:18来源:http://yr.89sp.com 作者:编辑组 点击:
分享到:
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学者,也是一位令人津津乐道的奇才。在父亲的教育下,他八九岁时已通晓化学、物理学、动物学和植物学,尤其是数学;并且能自由运用德语、英语、法语
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学者,也是一位令人津津乐道的“奇才”。在父亲的教育下,他八九岁时已通晓化学、物理学、动物学和植物学,尤其是数学;并且能自由运用德语、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希腊语和拉丁语等6国语言;9岁时考入莱比锡大学;10岁进入哥廷根大学;14岁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又获得法学博士,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教授;他13岁便出版了《三角术》一书;23岁出版了《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
 
卡尔•威特在婴儿时期却反应相当迟钝,他所取得的这些惊人成就,全都是他父亲老卡尔•威特悉心早期教育的结果。老卡尔•威特是一名牧师,教育孩子有一套与众不同的成功经验。后来,他将自己的教子经验写成《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轰动了全球,被称为“教育奇书”。正是由于父亲的精心培养,卡尔•威特才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但是,父亲却十分忌讳这个“神童”的称号,坚持不准别人表扬自己的儿子。
 
有一次,有一个督学官想考一考小威特究竟“神”不“神”。父亲同意了他的要求,但是事先约定:“不管考得怎样,决不要表扬我的儿子。”督学官是一位长于数学的学者,出了不少数学难题让小威特做,但小威特却相当轻松地解完了这些题目,并且演算正确。见状,督学官止不住赞叹:“不简单啦,简直超过我们学者啦!”父亲一听此言,立即纠正说:“哪里哪里,由于这半年儿子在学校里听教学课,所以还记得。”
 
接着,督学官又出了一道大数学家欧拉想了三天好不容易才做出来的难题,要小威特做。谁知,小威特只用了喝一杯茶的功夫就做出来了。督学官先生高兴地向威特父亲祝贺:“你的孩子胜过了欧拉!”威特父亲听了更加不高兴,严肃地说:“瞎鸟有时也能啄到豆,这是偶然的。”
 
老卡尔•威特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知道,世界上并不存在全知全能的所谓“神童”,无非是某些人学知识较早一些、深一些罢了。如果陶醉在“神童”的称号上,不继续上进,“神童”也就会不“神”了。父亲认为,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最终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取决于天赋的大小,关键在于他或她从生下来到五六岁时的教育。
 
诚然,孩子的天赋是有差异的,但这种差异毕竟有限。在他看来,别说那些生下来就具备非凡禀赋的孩子,即使仅具备一般禀赋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能成为非凡的人。正是由于他的教育得法和谨慎引导,小威特避免了某些被称为“神童”的少年通常要犯的骄傲狂妄的毛病,也避免了历来所惧见的“10岁神童、15岁才干、过了20岁变庸人”的覆辙,使小威特在学问上始终保持向上的劲头。
 
老卡尔•威特说得对:孩子具有天賦是好事,是难能可责的但一个孩子是否成才,天賦不是主要因素,重要的因素是后天的勤奋和培养。如果孩子过早沉®于“天才”的荣誉中,很容易翘尾巴,停滞不前。其结果,天赋不仅于无助于孩子成长,反而害了孩子。对于这一点,做家长也要十分警醒。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