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是18世纪奥地利杰出的作曲家,一生创作丰富,给人类的音乐宝库留下了珍贵的艺术财富。可惜的是,他35岁就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莫扎特的父亲是一名优秀的小提琴家和作曲家,担任大主教宫廷乐师。他最初的愿望是把女儿培育成一个钢琴演奏家。莫扎特的姐姐比他大5岁,在姐姐8岁时,父亲就辅导她练钢琴。每当这时,小莫扎特就不吵不闹,把玩具扔象下,呆立一旁静静地听着。有一次,姐姐正在聚精会神地弹着,小莫扎特央求说:“姐姐,让我来弹弹吧。”姐姐刮了一下他的鼻子说:“看看你吧,还没有琴高呢,等你长大了再说吧。” 然而,等姐姐弹完之后,他就伸直小手,在琴键上敲打起来。一开始,他弹出的声音很不和谐,可时间一长,他居然能把姐姐弹完的曲子重弹了一遍。 一天,小莫扎特趁着姐姐帮助妈妈干活的空儿,偷偷溜到琴房去弹琴。这时,父亲正在吃茶,他听到琴声,高兴地说:“听,我家的女儿把这首曲子弹得这么动听。”话音未落,女儿就出现在他眼前了。他大吃一惊:是谁在弹琴呢?他跑过去一看,才知道是自己4岁的儿子。 看着儿子认真弹琴的样子,父亲一边点头,一边微笑。他想:咱家儿子也是一个搞音乐的料儿。从这时起,父亲便下定了把儿子也培养成音乐家的决心。 更令父亲意想不到的是,小莫扎特的音乐天赋是如此之高。许多曲子只听一遍,他就能毫不费力地弹下来。对那些技巧复杂、难度较大的曲子,他从来没有感到困难。任何一首小曲子,只要练习二三十分钟就能准确完美地弹奏下来,而且练过一次的东西都能背下来。 本来,父亲不想过早地教小莫扎特作曲。然而他5岁那年,父亲走进他的房间,见他正趴在桌子上,专心致志地写东西,走近一看,原来儿子在写钢琴协奏曲,而且写得完全符合规格。这使父亲大吃一惊,眼里涌出欣喜的泪花。从此之后,父亲就开始教他难度较大的作曲练习。 6声时,小莫扎特的演奏水平已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为了进一步提高他的音乐水平,父亲决定带他去周游列国。在维也纳的第一次公演中,莫扎特穿着镶有金线的白礼服,头戴银白色卷曲的假发,腰间挎着一把明晃晃的短剑,脸上飞扬着天真活泼的稚气。他镇静地坐在钢琴前,两只小手弹奏着大师们的杰作,也弹奏着自己创作的曲子;并且,他应观众的要求,在指定的主题范围内进行了精彩的即兴演奏。这次演奏获得了极大成功,令观众大饱了眼福。小莫扎特被誉为“18世纪的奇迹”。 小莫扎特的家教故事,可以用“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小莫扎特的天赋,是他自己表现出来的;更可贵的,家长并没有轻视这个天賦,而是喜出望外,并重点培养。可以说,小莫扎特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天赋,但也离不开父亲对其天賦的及早发现,并不遗余力地开发和培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