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是19世纪法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在他长达60余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在内的诸多作品,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中,《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是他的代表作。 雨果和他的父母一样,从小就爱好文学,常常悄悄地学写诗歌。上学后,他的写作兴趣更是日趋浓厚。老师把业余写作当做不务正业,知道后大为不快。为了阻止雨果写诗,老师还故意用大量其他作业来压他。 但是,雨果的母亲却全力支持儿子,她觉得从孩子的爱好出发,积极开发孩子潜能是没错的。她仔细观察儿子的一举一动,积极善待他的这种爱好和兴趣,支持他学习诗词歌赋。在日常生活中,母亲经常帮助儿子从耳闻目睹的事物中寻找诗题,去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这些帮助和支持,使雨果创作激情勃发,诗思泉涌,进步神速。 在雨果15岁那年,法兰西科学院征文,雨果把自己写的一篇诗作《学习之益》投去参加诗歌比赛。家里的人本未抱多大希望,但没想到真的获奖了,还得到国王1000法郎的奖学金,这使少年雨果在巴黎崭露头角。 雨果17岁那年,正逢都鲁士学院诗歌创作奖金比赛,有金鸡冠花、银罗兰花、银金盏花和银百合花四种奖。因为要重建法国16世纪名王亨利四世的铜像,特征求纪念歌,设一个金百合花作为特奖。这是波旁王朝复辟后为纪念祖先的一个有意义的举措。 雨果决计不放过这次征诗的机会。不料这时母亲病倒了,病情一天天加重,需要他的照顾,于是他打消那个计划。母亲知道后,用虚弱的声音招呼雨果道:“孩子,你那纪念歌呢?那金百合花呢?” “妈妈,今天夜里该我照看你呀。” “你参加比赛了吗?” “噢,我已经拿《凡尔登贞女》那首歌寄去争普通奖了。” 母亲伸出瘦弱的胳膊扶住她的小儿子说道:“我要你得到金百合花,不是普通奖。” “明天就是最后期限了,来不及写了。” “不,好孩子,现在写还来得及。明天一早就念给妈妈听,妈妈听到的诗病就会好起来的,妈妈最不喜欢碰到困难就畏缩的人。” 雨果听了妈妈的话,充满自信地拿起笔,坐在病重的母亲床边,一夜之间完成了120行诗。 “妈妈,诗写好了。”次日早晨,他兴奋地告诉母亲。 母亲在他额头上吻了一下作为回答,而雨果也给母亲捧回了金百合花奖。就这样,雨果在母亲的支持下,文学天赋被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出来,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在小说创作方面,他把当时的文学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不仅为法国,也为全世界的文学事业作了巨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