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社会活动家3他的主要成就是在电学史上第一个正确阐述电的性质,并发明了避雷针。 因为家境贫穷,富兰克林11岁时就辍学了。但他热爱读书的热情一点也没有减少,父亲书架上的那几本书,他不知翻过多少遍了。看到儿子如此爱读书,父亲把他送到一家印刷所当印刷工,因为那里经常装订各种各样的书籍。每到夜深人静,他就不顾一天的劳累,躲在阁楼里,兴致勃勃地阅读刚刚装订出来的新书。有时候,为了读完一本好书,他要通宵达旦地读,因为次日一早就得归还印刷所。有时,印刷所的书籍不能满足他的阅读需要,他又去附近的书店,恳求店员在晚上借书给他阅读,第二天一早再还给书店。 就这样,富兰克林读的书越来越多,知识越来越丰富。13岁时,他写了两首叙事诗。其中一首描写了一个船长和两个女儿在海上遇难的悲剧故事;另一首叙述了一个绰号叫黑胡子的海盗故事。两首诗本来是他的习作,但他的哥哥看后觉得不错,建议印出来出售。没想到,出版后售销一空,引起了轰动。富兰克林非常高兴,心中产生了当一名诗人的念头。 这时,只有父亲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认为,这样的虚名,对儿子的成长不利,按着他的想法发展下去,说不定毁了他的一生。因为在当时,诗人是一个贫寒的职业,10个诗人就有9个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更何况,同散文相比,诗歌没有多大用途。于是,他把儿子叫到身边,首先指出诗歌里的错别字和语法错误,告诉儿子:“你还这么年轻,是打基础的时候。人需要扎扎实实地学习,而不是图一时的浮名和虚荣。”接着,又语重心长地告诉儿子:“同写散文比,写诗的前途并不是很好。与其把精力花在诗歌上,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地写文章。这样,将来才不至于因为写诗而过着贫寒的生活。” 父亲的话,像一盆凉水浇在富兰克林头上。待他冷静下来一想,认为父亲的批评虽然严厉,但每一句都是忠告。他虚心地接近了父亲的指点,把写诗的心收敛了一下,开始认真地写起了文章。他选了一遍名著,熟读一部分,然后把要点写在纸上,再读、再写第二部分……过了一段时间,当他对第一部分的内容记忆模糊时,就参照自己写的要点,尽量还原第一部分内容。有时,他把 一篇文章改写成诗歌,过了一些时间,又把它还原成散文。这样反复练习,他不仅掌握了大量词汇,还丰富了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 家教点睛 原則上,对于孩子的兴趣爱好,家长应不压制、不强求。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求知欲。但是,家长也不能袖手旁观,对孩子的一些不利于全面发展的“偏科’’现象,也应及时纠正,帮助孩子分析利弊得失,引导孩子有一个正确的选择。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全面,经验也不多。如果这时家长不管不问,就是不负、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