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项:教育部全国幼儿艺术教案优秀奖 学情分析 进入大班后期后,在活动中我们着重培养孩子们按照计划做事,大胆实践、探索、挑战困难的习惯与能力。近期,我们开展了“我喜欢的……”主题活动。上周五,孩子们出于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根据自己绘制的图纸,拿着搜集的图片、书籍等材料,捏制了自己喜欢的作品。经过两天的自然干燥,作品出现了因为缩水而造成的干裂现象,这是教师已经预料到的,可孩子们还没有相关的经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根据孩子们遇到的问题,鼓励他们大胆探索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大胆探索的习惯与自信心,这也是这次活动的主要目标。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感知泥由湿变干要缩水的特性。 2.让幼儿养成主动探究问题答案的习惯。 3.使幼儿在互相交流中获得自信。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上次制作的泥塑作品。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 (1)请幼儿回忆并讲述自己的作品 师:“谁能给小朋友们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是什么?这一次你都准备了哪些材料?” 文文:“我捏了自己喜欢吃的生日蛋糕,是三层的,上边还用了红豆、泡沫球,可漂亮了,以后谁过生日时我都会送上一个。” 笑语:“我用在可乐瓶子外边包一层泥巴的方法做了大树。看!树干可粗了,上边还结出了红色的果子。” 冉冉:“我制作了用小木棍做身体、用塑料珠子做眼睛的奥特曼战士。” 分析:孩子们在创作时尝试运用了很多的辅助材料,使自己的作品内容更加丰富。 (2)请幼儿想象之前做的作品现在是什么样子 师:“咱们猜一猜现在的作品是什么样子?会不会有变化?” 幼:“当然不会变,一定会很精神地站在那里!” 幼:“怎么会变?难道泥巴有魔法?” 分析:可以看出,孩子们对泥巴干燥后的缩水性与辅助材料之间的作用力没有一点儿经验,需要给他们时间,让他们自己发现并探索作品本身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幼儿在探索中发现其中的奥秘,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2.实地考察 师:“好,现在咱们看一看,它们到底变没变?” 一进入泥塑室,孩子们就快速跑到作品展示区寻找自己的作品,可是眼前的情景令他们惊呆了,因为许多作品已经“大变身”了:有的丢了眼睛、有的掉了四肢、有的身体上面已经裂开几道大口子…… 小宁不禁问了起来:“为什么这样?” 佳宜:“怎么回事?” 惊讶的同时,笑语说:“是不是有人给搞了破坏?” 龙龙随声问:“到底是谁给我们搞的破坏?” 3.讨论出现问题的原因 师:“到底是谁给我们搞的破坏,我们当一次小侦探找一找。”孩子们的兴趣很浓,他们依据原有的经验纷纷低头找破坏者。 明明:“一定是进来过小偷,原来我家里进小偷时就把屋子里弄得很乱。” 龙龙:“是不是进来过流浪猫,我家的小猫也经常给我们搞破坏。” 小宁等几个男孩子摩拳擦掌地说:“我们一定要把这个坏蛋找出来!” 寻找一圈后,他们都失望了,没找到小偷更没有流浪猫。 龙龙:“会不会是他们破坏完怕我们发现就跑掉了?” 明明;“那得看有没有脚印。” 小帆和浩浩再次到作品周围仔细寻找,但他们也没有发现小偷留下的痕迹。 师;“会不会是别的原因?会不会是作品自己坏了?” 明明一边摇头一边说:“好好地待在这里怎么会坏了?” 小雪:“也许吧,上次我的小白兔耳朵就掉过。” 师:“咱们把好的作品和坏的作品分别放在一起,仔细看一看。” 爱动脑筋的源源最先发现里面的秘密:“我知道了,使用瓜子皮、泡沫球、塑料球、小石子做装饰的作品都没坏。” “我也发现了,以前我们用彩泥做的作品一个都不裂,我觉得是黄泥有问题。”小禾抢着说。 师:“咱们使用的这些材料里边到底有什么秘密呢?” 分析:我带领孩子们从关注作品本身到关注使用的材料上,并进行分析与总结。 “我们知道了,所有用豆子做的作品都坏了。”小雨她们几个女孩子抢先说。 明明:“用瓜子皮做的都不坏。” 小雪:“用小木棍连着的也不掉,就是裂出口子,容易露出小木棍来。” 龙龙:“用豆子的作品豆子都掉出来了。” 师:“为什么呢?” 源源:“因为豆子吸收了泥巴里的水变大了要发芽。”……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出自己发现的奥秘。 师:“要想让我们的作品更结实,我们在使用材料的时候应该注意要怎么办”? 源源:“用今天我们发现的这些不爱坏的作品用的材料,以后我们的作品就结实了。” 孩子们一起记录“好”“坏”两类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