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项:教育部全国幼儿科学教案二等奖 学情分析 一天早晨,一位家长送给我两个纸箱子,孩子们纷纷围过来想看个究竟,他们七嘴八舌,有的说是好吃的,有的说是玩具,有的说是衣服……看到孩子们对纸箱的好奇,我想何不以纸箱作为活动引入,让孩子们猜一猜,里面到底是什么。由此引出了本次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饲养等活动,调动幼儿各种感官的参与,发展幼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了解小鸡小鸭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关心小动物、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3.鼓励幼儿利用不同材料制作自己的动物朋友。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小鸡小鸭若干,纸箱,彩笔,纸。 活动过程 1.猜一猜 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分别猜猜每个纸箱里是什么。 师:纸箱里有没有声音?是什么声音? 猜出后让幼儿模仿叫声。 揭示纸箱里的秘密,验证幼儿的猜想。 请幼儿讲述自己见过的小鸡小鸭,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幼:我姥姥家有两只小鸡,它的胆子特别小,怕见人。 幼:小鸭子喜欢在水里洗澡。 幼:小鸡不撒尿。 幼儿自由绘画:小鸡、小鸭。 分析:在开展小鸡小鸭的探索活动前,先让幼儿猜纸箱里是什么,这一形式增加了小鸡、小鸭的神秘感,为幼儿仔细观察打下了良好基础。组织幼儿谈话,旨在了解幼儿对小鸡、小鸭了解多少,在谈话中我发现幼儿对小鸡、小鸭有很多印象,虽然有些是表面的,不正确的,但从他们见到小鸡、小鸭时的兴奋可以看出,他们的兴趣是非常浓厚的。在绘画过程中,幼儿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画出来的小鸡、小鸭特征不明显,有的将小鸭的嘴画成尖的。以后还需引导幼儿多观察,分清小鸡、小鸭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2.可爱的小鸡、小鸭 (1)自由观察并交流小鸡、小鸭的外形特征。 幼:小鸡脑袋圆圆的,眼睛也是圆圆的。 幼:小鸡的嘴尖尖的,腿长长的,爪子像梅花。 幼:小鸡的翅膀像扇子,小鸭的嘴扁扁的。 幼:小鸭的腿短短的,脚趾连着分不开。 教师及时告诉幼儿,连着小鸭脚趾的薄膜叫“蹼”。 幼:它们的毛摸起来很软,像棉花一样。 幼:它们的毛很光滑、毛茸茸的。 (2)倾听它们的叫声并模仿。 (3)观察小鸡、小鸭吃食物的样子。 幼:它们用嘴叼食物,小鸡一下一下慢慢吃、小鸭吃得特别快。 (4)观察它们走路的特点。 幼:小鸡走路轻,声音小,小鸭走路重,声音大。 幼:小鸡走路快,小鸭走路慢,摇摇摆摆的。 分析:教师给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空间对小鸡、小鸭进行观察,孩子们的观察越来越仔细,语言表达欲望也比以前强烈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能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到小鸡、小鸭身上,他们关爱小动物的情感在升华。通过观察,孩子们基本掌握了小鸡、小鸭的外形特征,但对小鸡、小鸭的习性还需进一步了解。 3.饲养小鸡、小鸭 (1)小鸡、小鸭吃什么? 幼儿将小鸡、小鸭分开喂,把干(小米、鸡饲料)、湿(菜叶)三盘食物分别放在小鸡、小鸭的家里,观察食物的变化。 讨论: 小鸡喜欢吃什么?(小米和鸡饲料没有了,它们爱吃。) 小鸭喜欢吃什么?(菜叶没有了,它爱吃。) (2)小鸡、小鸭为什么跑到一起 经过几天的饲养和观察,孩子们发现小鸡、小鸭常常挤在一起,并且非常想知道小鸡、小鸭为什么总是挤在一起。孩子们不停讨论,有的说:“小鸡、小鸭在睡觉。”有的说:“小鸡、小鸭冷了,他们就挤在一起,那样他们暖和。”第二天,孩子们给小鸡、小鸭带来衣服,给小鸡、小鸭的家盖上“屋顶”。 (3)帮小鸡、小鸭换报纸 饲养小鸡、小鸭的第一天,孩子们就发现小鸡、小鸭“家里”的地板越来越脏,还闻到一股难闻的气味,孩子们对此展开讨论。 幼:小鸡太臭了,我们把它送人吧。 动:鸭子吃得太多了,拉了许多大便。 幼:我们帮它们换一下吧! 幼儿帮小鸡小鸭打扫屋子,换报纸。 (4)小鸭为什么死了? 第二天早晨,孩子们发现一只小鸭死了,一名幼儿跑来对我说:老师,一只鸭子死了,是饿死的! 幼:不对,鸭子可能是让别的鸭子咬死的,以前我家大鸭子就把小鸭子咬死了。 幼:鸭子感冒了就死了。 (5)制作小鸡、小鸭。 孩子们看到鸭子死了,非常伤心。 幼:小鸭子太小了,把它扔了吧! 幼:小鸭子太可怜了,我们把它埋了吧。 剩下的小鸭子一直大声叫,孩子们说小鸭子想朋友,教师引导幼儿讨论: 我们怎么帮助小鸭子? 大家一致同意帮小鸭子做朋友。 幼儿根据意愿,自选材料制作小鸡小鸭。可以用彩笔画、剪刀剪、彩泥捏,还可以用花生皮粘。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设想与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