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幼儿能主动进行操作,感知、发现物体的膨胀现象。 2.学会比较观察法,萌发对身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 透明容器若干,水泡过的和没泡过的黄豆,蘑菇、茶叶、木耳,温水。 活动过程 幼儿观察并了解物体膨胀现象。 出示用水泡过的黄豆和没用水泡的黄豆,引导幼儿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观察。 教师:泡过和没泡过的黄豆有什么区别? 幼儿自由选择,动手操作,感知物体膨胀现象。 教师提供茶叶、干木耳、蘑菇及温水。幼儿自由选择进行实验,观察物体的膨胀现象并记录。 引导幼儿说说它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用物体膨胀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鼓励幼儿讨论怎样才能使瘪的乒乓球鼓起来?怎样让苞米变成苞米花? 物体膨胀现象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发现生活中哪些物体有膨胀的现象?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活动延伸 1 阅读幼儿用书中的相关内容,指导幼儿按照书的提示做物体膨胀的试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2 日常活动渗透指导幼儿把黄豆(或其他豆)放人水中,进行连续观察实验,并指导幼儿做好观察记录。 区域活动 1 在自然角中投放透明容器若干,黄豆、麦杆、虾片、玉米、蘑菇、茶叶、木耳适量。指导幼儿把黄豆放人有水的玻璃杯里,进行观察并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 家园共育 1 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热胀冷缩等,并鼓励孩子利用科学常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指导孩子了解并学习使用家中简单的测量工具,如尺、温度计等。 3 在“医院”“商店’’等角色活动区放置温度计、秤等,请幼儿在活动中操作应用。 4 指导幼儿借助各种物品进行测量,如用手测量桌子的长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