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项:教育部全国幼儿科学教案优秀奖 学情分析 在一次公益劳动课中,我班的孩子无意间发现菜地附近有很多大蚂蚁,和以往看到的小蚂蚁不同。大家都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这里的蚂蚁真大!”“我见过小蚂蚁,这么大的还没见过呢!”“我还见过会飞的蚂蚁呢!”孩子们对蚂蚁的外形特征、运动方式和本领等知识都非常感兴趣,而且他们对蚂蚁的认识也已有了一些零碎的经验片段。因此,我借着这起“突发事件”开展了本次观察蚂蚁的科学活动。 活动目标 1.能够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并能描述蚂蚁的外形特征。 2.经历观察蚂蚁的过程,体验观察、研究小动物的乐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记录单、笔人手一份;昆虫观察镜人手一只;教师用蚂蚁范例一份(拼图性质的);小组蚂蚁拼图三份;蚂蚁照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回忆生活经验,画出记忆中的蚂蚁。 (1)谜语导入,引出课题,激发兴趣:远看芝麻撤地,近看黑驴运米,不怕山高道路陡,只怕跌进热锅里。(蚂蚁) (2)谈话,蚂蚁是大家都熟悉的动物,你能描述一下它是什么样子吗?下面请你把熟悉的蚂蚁画在记录单上。 (3)画蚂蚁 分析:幼儿在画蚂蚁时会发现,原来自己熟悉的小动物身上也有许多不太清楚的地方。这样,在后面的观察中,他们会有意识地去了解这些细节。展示所有幼儿记录单上绘画的蚂蚁,教师引导孩子发现每个人记忆中的蚂蚁各不相同,有分歧。 师:大自然中的蚂蚁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认真观察蚂蚁。 2.学习顺序观察,了解并描述蚂蚁的特征 (1)出示蚂蚁,每人通过昆虫观察镜来观察一只蚂蚁。 教师提出观察要求: 蚂蚁在昆虫盒里,小朋友看的时候尽量不要来回翻动,以免吓到蚂蚁,可以从盒顶的放大镜里观察蚂蚁,耐心地从头部开始观察,蚂蚁长得是什么样子的?小组同伴间可以自由交流发现的秘密。(一名幼儿发言,其他幼儿可以质疑、辩论) 幼儿分组探究,教师深入到各小组巡视,指导、帮助幼儿观察。指导重点:蚂蚁身体分几节、蚂蚁身体各部分的细节是怎样的。 (2)汇报交流蚂蚁的外形特征。 师: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观察了蚂蚁,是不是比以前有了更多的发现?谁能说说你看到的蚂蚁是什么样子的?还有谁发现了他们没有观察到的东西? 分析:幼儿汇报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其他幼儿仔细倾听,并和自己的观察结果作比较,鼓励幼儿补充完善。幼儿回答的同时,教师出示对应的蚂蚁分解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请幼儿相互合作,拼出完整的蚂蚁图片,并贴在白纸上。展示小组作品,小结:我们经过观察,发现蚂蚁的身体可以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部有两只触角、两只眼睛、还有两个大颌;胸部长了三对足;腹部大大的,有些毛。(教师边总结边拼图,使之成为完整的蚂蚁图片)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蚂蚁,现在请你们为蚂蚁照张相,该怎么照呢?(引导孩子有顺序地绘画,帮助孩子巩固对蚂蚁的外形特征的认识。幼儿拿回自己的记录单,完善记录单) 3.延伸 展示孩子绘画的蚂蚁照片,出示另一部分蚂蚁图片,供幼儿欣赏、了解。 师:蚂蚁的种类很多,老师也带来了另一些蚂蚁的照片,小朋友们可以轮流看看。 师:蚂蚁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小动物,蚂蚁世界也很神奇,你们想去揭开蚂蚁世界的秘密吗?你还想知道哪些有关蚂蚁的事? (幼儿提问)有什么问题,一会儿我们回到教室把它记录下来,一块儿找出答案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