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这个问题在启蒙阶段提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如果听和读的能力能够过关,说和写则很容易上台阶,只需要一些具体的指导方法就可以了。这是一个对语言能力各个方面的关系的概念不清楚而产生的误解。北美的教育研究早已经证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口语能力,和母语的阅读能力,英语第二语言的阅读能力都是相关的,就是互相关联影响的意思。 如果把听说读写能力比成4条线,那这4条线必须编织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体综合性的“毛衣”。二语习得听说读写能力是编织在一起,互相契合的,每个能力之间都是相互影响共同促进。新加坡政府教育部在2003年公布的课程设置指导纲要中就特别强调了在学前班活动过程中强化口语的指导要求,新加坡的官方幼儿园绝大多数是使用英语为日常语言的,在这种情况下还要突出强调口语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新加坡的做法是在大量理论研究基础上的决定,无论从做决定的方式还是具体做法,我们中国都应该借鉴。 我在加拿大幼儿园工作的时候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多加关注那些口语能力发育迟缓的孩子的口语能力。对于英语是二语口语能力滞后的孩子,要在日常教育中给予特殊针对性的教育影响。也正是基于前面提到的北美教育研究证明孩子英语第二语言的口语能力和以后的阅读能力的正相关关系,才有美国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中专门从事语言矫正理疗这样的专门职业,而这个职业的从业资格则是一定是这个专业的硕士才可以。这足以见得美国教育对儿童早期口语能力的重视。 还有从二语习得本身来分析这个问题,口语如果要说得流利而准确是所有的第二语言学习者要面临的大挑战之一。因为口语是说的同时还要想,说的过程还要对二语的综合处理的过程需要无数次的实践才能变成一种几近母语的条件反射(automize能力,二语的这个能力是需要无数次实践,真正运用语言来实现的)。比如孩子学钢琴,是能够读谱,知道了指法,到需要的时候就很快就能弹出来吗?显然不是。这里不仅仅有手指的灵活训练的问题,更有大脑处理这些思维活动的自动化的过程的问题。就中国孩子英语启蒙,英语是外语,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本身就先天缺少在真实英语环境真实体验的实际情况,我们中国孩子的启蒙线路应该是如何通过对北美二语教育初级阶段对口语能力培养和中国儿童实际情况的对比分析,参考北美儿童ESL(英语为第二语言)教育过程中培养孩子口语能力的原理和方法,为中国儿童英语启蒙中的口语能力培养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而不是回避。回避就意味着在二语初期阶段的功能骨架残缺了。该书作者认为听,读上去了,以后孩子的口语能力自然会上去,这和北美就英语是第二语言的孩子英语学习的研究成果是相悖的,尤其中国孩子还身处在英语是外语的环境中。 还有就是写的问题,这个写在启蒙阶段,不是该书说的写作。很多人以为写就是写字或者写作,其实这是对“写”这个概念在儿童期独有的表现的不了解。儿童期写的能力,比如孩子的涂鸦也是写的能力的倪端。在启蒙阶段对儿童写的能力的培养不是我们中国人理解的早早教写字儿的概念,而是如何为孩子在这个发展阶段提供相应支持和示范,与孩子在这方面发展的自然需求相结合,打下根基。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在加拿大学早期教育讲到幼儿教室环境布置的时候,有一点就非常有趣,就是教室要有画和写的一块专门的地儿,这个地儿呢一定让孩子有非常容易的拿到笔和笔的机会,还要有适合写与画以及适合孩子身高的小桌子与椅子。让孩子在有这个意识萌发的时候能够有必要的物质条件支持。还有对孩子的涂鸦,我们老师更是非常认真地鼓励孩子来讲述,并通过开放式提问来培养孩子写的概念的形成和高端思维能力。《老美学前班孩子语言类作品展示》这个活动就是孩子口语能力培养和写的能力培养的一个综合活动。《泰儿的第一本“小书”》讲的是泰儿中文写的能力的形成阶段的一个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