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项:教育部全国幼儿艺术教案优秀奖 学情分析 在上大班后,幼儿的空间知觉能力已经发展到一定高度,即使是对平面的、较抽象的绘画作品,幼儿的理解力、鉴赏力也能达到较高层次。在有了一定的美术欣赏经验后,幼儿对美术作品的观察更加敏锐了,这就需要教师给予他们更深层次的启发和引导。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马蒂斯的作品《黄色与蓝色的构图》,知道这是世界著名的绘画作品。 2.引导幼儿通过欣赏作品中简洁的色彩和流畅的线条,感受作品的简洁美及其富有装饰性的画风。 3.幼儿尝试创作一幅速写静物作品。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PPT课件(或电子白板课件),《黄色与蓝色的构图》的绘画仿品,画板,画架,水粉笔,蓝色、黄色、黑色、绿色、橙色水粉颜料,调色板,水粉纸,抹布、围裙等,速写用实物摆台。 经验准备:幼儿有参与美术欣赏活动的经验,幼儿有使用水粉、毛笔创作的经验。 活动过程 1.调整情绪。渐入情境 (1)神秘画室 教师调暗画室灯光,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给幼儿轻松、舒缓的心境感觉,幼儿带着神秘、好奇的感觉进入画室。 (2)闪亮登场 在幼儿融入神秘气氛后,教师投影展示作品《黄色与蓝色的构图》,它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激发了幼儿观赏的愿望。 分析:调动幼儿学习情绪,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 2.逐步深入,欣赏作品《黄色与蓝色的构图》 (1)观察色彩 ①引导幼儿观察、描述画面 “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什么颜色?” “它们分别在整幅作品的什么位置?” “你觉得画家用蓝色画的是什么?” “这样简单的黄色和蓝色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②小结 画家用黄色和蓝色这两种简单的色彩,就表现出了近处的桌子和远处的窗户,增加了画面的空间感,让整个画面更加有层次。 分析:引导幼儿体验黄色与蓝色两种纯度较高的颜色给人的视觉冲击。 (2)局部观察 ①对绘画手法的了解分析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幅画用得是什么样的绘画手法呢?” “画家用这些线条画了些什么?这些物体与其在生活中的原形有什么不同?” “有这么多不同的地方,我们为什么还能看出画中画的是西瓜、水杯、椅子呢?” “这些线务描绘的物体,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②小结 “对,你们说的西瓜的花纹、植物的叶子、罐子的形状等就叫做物体的特点。画家就是用线条描绘了物体的特点,给人以简洁又不失真的感觉。” 分析:引导幼儿观察作品细节,发现作品的绘画特点。 (3)细节分析 ①远近关系 “现在我们来看看,整幅画面中谁离我们最近,为什么?谁离我们最远,为什么?” “在这张桌子上,谁离我们最近,为什么?谁离我们最远,为什么?” “它们3个是什么关系?” ②小结 “画家不仅用简单的线条表现了物品的特征,还表现出了物品的遮挡关系,让我们感觉这幅画简单又不失真实。” 分析:引导幼儿感受作品的空间感、层次感,找到物品间遮挡、穿透的特点和空间关系。 3.体验创作 引导幼儿用简单的颜色区分表现背景与桌子,用简单的线条描绘实物的特点和空间关系。 分析:激发幼儿的创作愿望,指导重点为底色的运用以及描绘物品时的大小、远近、遮挡关系。提示幼儿使用颜料创作时要注意画面整洁。 4.感想交流 引导幼儿分享创作感受。 5.延伸活动 (1)将作品《蓝色与黄色的构图》放在美工区,供幼儿欣赏、临摹。 (2)将幼儿创作的作品在班级进行展示,启发幼儿观察、分析在不同位置创作的作品,重点不同。 (3)提供素材,鼓励幼儿进行大胆创作。 分析:教师进行个别或小组指导,鼓励幼儿创作的愿望和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