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蕊乐园—让孩子爱上英语

每天赚200万美元的比尔·盖茨

时间:2014-05-05 15:26来源:英蕊少儿英语网 作者:英蕊 点击:
分享到:
做你所爱,爱你所做。 曾经有位中学生向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请教成功的秘诀,盖茨说:做你所爱,爱你所做。 做你所爱,爱你所做。 这句话是比尔盖茨人生最好的写照。 比尔盖茨的所
做你所爱,爱你所做。

曾经有位中学生向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请教成功的秘诀,盖茨说:“做你所爱,爱你所做。”

“做你所爱,爱你所做。” 这句话是比尔·盖茨人生最好的写照。

比尔·盖茨的所爱是电脑。

早在湖畔中学就读时,盖茨就接触到了一台笨拙的计算机。在当时,学校能让学生使用计算机,是非常罕见的,正是这天赐的机缘成就了盖茨,这台计算机对盖茨的成长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第一次接触电脑开始,盖茨就开始着迷了,仿佛他的大脑细胞与电脑里的线路和元件是相通的。电脑给他带来的快乐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天不摸电脑键盘,他就会觉得难受。

在那所中学里,还有一位叫保罗·艾伦的学生,比他高两年级,和他一样痴迷于电脑。因为有了共同的爱好,他们谈话非常投机, 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他俩都擅长数学,尤其喜欢编程。

当时学校的老师对电脑也了解不多,盖茨和艾伦只有四处搜索资料自学电脑。他俩的心思总被电脑牵引着,上体育课时,他们往往要找个理由离开,然后溜到电脑教室,兴致勃勃地摆弄起来。到了晚上,他们也偷偷潜人电脑教室,肆无忌惮地擅自使用“机器时间”。

当时学生每使用一小时电脑,学校都要支付很高的租金,由于盖茨和艾伦毫无节制地使用电脑,学校要支付的租金急剧增加,以致学校不得不通知他们的父母好好管教自己的孩子。

盖茨的父母听后只对盖茨说了一句话:“学校付不起租金,而你们又那么喜欢电脑,这个矛盾怎么解决呢?"

接到学校通知说自己的孩子有不良行为,违反校方规定,家长要严加管教。这种情况如果被我们许多父母遇到了,一定会视为 “大事”来处理,孩子一定会倒霉,重者会挨打,轻者会被严厉教训一顿,或被警告不许再玩电脑。

对照一下盖茨的父母的处理方式,谁优谁劣呢?

如果我们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就能对孩子多一些理解, 也能像盖茨的父母一样多一分通融,不至于把一个世界首富扼杀在摇篮之中。

盖茨和艾伦的电脑水平远远超过了他的老师和同学,当他们高谈阔论时,同学们对他们的话题都听不懂,大家称他俩为“计算机疯子”。

学校的“机器时间”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就开始寻找其他机会。机会终于来了,他们被学校附近一家叫做“电脑中心”的公司雇佣,工作是寻找计算机程序中的错误,报酬是可以在公司员工下班后使用电脑。

盖茨和艾伦终于可以随心所欲地玩电脑了,在挑错的过程中,艾伦与盖茨的计算机技能与日俱增,很快,他们就开始往程序中加加入自己的东西,以便让其运行得更好。

盖茨陶醉于由于控制那些巨大的计算机而产生的权力感之中, 开始摆弄计算机安全系统。他很快成为计算机安全的行家,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够进人各种计算机系统。在这种情况下,他尝试以黑客的身份去取用原先不可能接近的资料,结果导致整个电脑系统突然停机。盖茨的胆大妄为使电脑中心的工程师愤怒了,他们被赶出了电脑中心。

之后,盖茨又重演了一次大恶作剧,当他听说华盛顿电脑和全国性网络相连,便偷偷地潜人电脑机房,在网络的电脑系统上安装了自己的程序,结果导致网络上的电脑全部同时停机。幸运的是这个网络性能优越,可以追踪破坏来源,并加以修复,否则后果难以想像。

因为此事,盖茨被迫做出从此不再接触电脑的承诺。之后,盖茨远离了电脑一年,这一年成了他最苦闷的一年。尽管如此,盖茨对电脑的热情依旧没有改变。

对于盖茨来说,他的所作所为完全来自浓厚的兴趣。

盖茨的父母一方面支持孩子兴趣,一方面认为电脑只是玩玩的,不能作为正式职业来做。受父母影响,盖茨选择了离他本人潜能最远的目标,去哈佛大学攻读法律。

然而在哈佛大学的这一阶段,他大多数时间都逃课,到期末的时候再玩命学以应付考试,闲暇时间都用来玩扑克。他对法律没有兴趣,魂牵梦系的还是电脑。

盖茨从哈佛退学,和艾伦一起开办了一家软件开发公司,盖茨当微软公司老板时,还不到20岁。

盖茨的退学遭到父母的反对,但因他们从小教育儿子要有主见,所以拿儿子也没办法。后来盖茨成了世界首富,平均每天赚到200万美元。

很显然,法律专业不是盖茨的所爱,也非他的最佳潜能所在,攻读法律专业的盖茨是误人歧途,幸亏他迷途知返,但毕竟巳经浪费了一年时间,可见痴迷电脑如盖茨者,要抵御时尚的诱惑,要挣脱父母的影响,是要有相当自主能力和意志力的。

盖茨的父亲说,盖茨社交能力不行,在社交场合缺乏自信。有一次他为了邀请一个女孩去参加学校舞会愁了整整两个星期,最后还是被拒绝了。可见世界首富的盖茨也并非全能。既然已经知道盖茨的社交能力不行,盖茨的父母为什么还不许盖茨退学呢?也许是哈佛的光环太容易满足人们的虚荣心了,也许父母总是怀疑孩子的最佳才能区到底在哪儿,有多大潜力,总是担心放手让孩子尝试翻了船怎么办。不如按部就班,就抓住看得见的未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