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送他进大学在2004年的高考录取工作结束后,人们就听说有个年仅12岁的孩子段景博考上了河北大学。段景博的叔叔段海滨是他的老师。因为段景博的父亲常年不在家,所以教育孩子的责任就落在了段海滨的肩上。4年前的车祸给段海滨的腿带来了行动的不便,但他也因此有了充裕的时间和精力,用自己的方式来培养自己的侄子。 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是,一个年仅12岁的孩子,是怎样在几年的时间里,学完了普通人要十几年才能学完的课程?段海滨只回答了两个字:兴趣。只要对某件事有兴趣,达到的效釆就会事半功倍。 可兴趣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呢?很多家长说过,家里的书架丄摆满了书,自己也谆谆教导孩子读书的众多好处,可孩子就不买账,可见兴趣的培养并不像说的那么简单。 对此,段海滨自有他的见解:"要想引导孩子看书的兴趣,先要自己了解书的内容。举个例子,你可以像讲故事一样给孩子讲书中一部分内容,引发起孩子想知道后事如何的兴趣,然后告诉他,由于时间的原因就不多讲了,欲知后事如请去看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身教甚于言教。如在孩子的眼里你总是在看书,那么你的孩予肯定也愿意去看。可如果孩子看到的父母总是在麻将桌上,那孩子最先有兴趣的东西肯定是打麻将。" 说到有关兴趣的培养和情趣从何而来,段海滨讲了个故事:日本有个叫铃木镇一的小提琴家,小提琴拉得很棒,很多长慕名送孩子来学琴。对来学琴的孩子,铃木只是让他坐下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他不会让孩子动琴。可孩子会对这种能发出声音的东西很好奇,但铃木甚至不让他们摸琴,只是听,从而激发孩子内心深处最大的兴趣。因为有了兴趣再教起来、学起来就都容易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