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师是某幼儿园年轻教师,工龄两年。一天,大班一名幼儿的外婆到园长办公室说:"班上周老师对我外孙不热情,孩子来后也不接待。"园长问为什么,幼儿的外婆说:"小孩早晨不起床,每天都来得比较晚。"园长说: "你应该尽量让小孩按时到幼儿园参加晨间锻炼,这也是培养幼儿时间观念的方式。"事后园长去班级了解情况,周老师说她每次都认真对待孩子,只是这个婆婆经常来得晚,来后又很啰嗦,而她正好在那个时候要组织活动, 没有更多时间听婆婆念叨,自然不会让她满意。园长强调说今后注意一下这个问题,不要再引起家长告状。 事隔几天后的一个周一,幼儿园升旗仪式即将开始,周老师正要带全班幼儿到搡场准备升旗,忽然那个婆婆与周老师吵了起来,说上周小孩被抓伤了,斥责老师没有起到监护作用,当时婆婆还说了一些过激的话。和周老师争吵完,该家长又到园长办公室反映情况。下午,小孩的父母和外婆一起到园说这件事,园长叫人把周老师喊来,面对面与家长沟通交流。没想到周老师一到办公室,也没好气,说该咋样就咋样,我赔医药费就是了。孩子的妈妈一听,气沖冲地站起来就去揪周老师的头发,并打了周老师一巴掌。后经园长和其他人劝解,周老师离开了现场。 事后,全体老师非常愤慨,指责该家长动手打人不道德,园长也强烈要求家长向周老师赔礼道歉。此时周老师要求休息两天,幼儿园给予批准。之后园长找周老师谈心,并分析了事件缘由。后来该家长道了歉,并提出要求给孩子换班,可是没有一个老师愿意接受该小孩,都说谁敢保证小孩不出点事、到时自己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等等,最后这个孩子不得不转园了。 1.园长解决问题的方式正确吗?请简单评价园长在这场危机中的表现。 2.这一事件反映出幼儿园危机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 3.在与案例中类似的家长沟通时,幼儿园应该注意什么? 首先应该肯定园长在这场幼儿园公共关系危机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如当孩子的外婆第一次向园长反映情况后,园长没有偏信家长的说法,而是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并向其提出了具体的教育建议,而后又及时向该班教师了解情况,并提醒教师注意这一问题。事件发生后,孩子的父母和外婆一起到园反映情况时,对于家长的告状,园长也没有偏听偏信,而是将周老师喊来,面对面与家长沟通交流。周老师被打后,园长和其他人及时将周老师劝离现场以免引起更大的冲突。事后园长要求家长向周老师赔礼道歉,周老师要求休息,幼儿园也给予批准,体现了幼儿园对教师的尊重和关爱。 然而,园长解决问题的方式仍然存在不少漏洞:周老师是工龄仅为两年的年轻教师,新教师往往缺乏经验,作为园长,对新教师应该多给予一些监督和支持,这样很多问题都是可以预防的。当园长第一次找周老师了解情况时,周老师已经明确表达了自己在与孩子外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和苦恼,但这并没有引起园长足够的重视,没有针对家长工作这一薄弱环节,给予周老师有效的帮助和建议,这也就为后来发生更大的冲突埋下了导火线。事后园长也未能客观、正确地总结和分析整个事件,使得家长和教师间的矛盾始终没有化解,并相互产生不信任感,最终出现了没有教师愿意接受该小孩转班的局面。总的来说,园长的危机干预策略缺乏有效性。 这一事件显现出幼儿园在处理家园矛盾危机中值得改进的一些问题。 1.幼儿园危机预防与应对能力薄弱 幼儿园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在危机尚未发生时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案例中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危机管理意识显然都较为薄弱。大多数危机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潜伏性,案例中周老师因为忙于组织活动而疏于倾听孩子外婆的叙述,使外婆对周老师没有什么好感,因此发生孩子被抓伤的事件后,孩子家人的反应才会比较强烈。如果周老师平时就注意和孩子家长做好交流和沟通,给孩子家长留下好印象,那么孩子被抓伤后家长可能不会如此"大动干戈",而能更多地理解老师。 2.领导对新教师的指导缺失 新教师由于缺乏经验以及对周围人事环境不熟悉,工作中难免会遭遇困境,园长和其他教师应多关心他们,做到"多看、多问、多交谈"。根据卡茨的教师发展理论,教师入职第一、二年被称作求生存时期,此阶段的教师面临理想和现实的差异,特别需要支持、理解、鼓励、肯定和安慰,也需要学习各种教育技巧。而园领导和其他教师对周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不够,使周老师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出现"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当然,家长的行为也存在一定偏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实现家园携手共育,观念一致是关键,但由于家长的文化程度、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家园之间常常会出现教育观念上的冲突。所以,幼儿园需要进行长期细致入微的工作,使家园双方达成教育共识,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矛盾、纷争,还可以整合教育资源,共同教育幼儿。 《台湾幼教伦理守则》中有一条原则:当家庭成员对幼儿教养有冲突时,我们应坦诚地提出我们对幼儿的观察,帮助所有关系人做出适当的决定。案例中的家长属于过分担忧型,这种家长一般对孩子比较溺爱,且总是感觉幼儿园对孩子关注不够,同时他们也属于对抗难缠型的家长,当发生家园矛盾时往往会采取较为激烈的对抗方式。应对这类家长,幼儿园首先不能对家长的担忧置之不理,应当积极回应。如外婆提出老师对孩子关心不够时.园长应该真诚、耐心地向她解释清楚,必要时可以请外婆旁观孩子在园中的生活,以事实打消老人的顾虑。当孩子的外婆和母亲到园里来反映情况时,领导和教师需要运用更多的智慧和技巧来应对,真诚而灵活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化解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