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蕊乐园—让孩子爱上英语

鼓励孩子持之以恒 巴赫的“父教”故事

时间:2013-12-27 15:07来源:http://yr.89sp.com 作者:英蕊 点击:
分享到:
巴赫是18世纪初德国伟大的演奏家和作曲家,出生在德中部图林根地区风景优美的爱森纳赫的一座红顶楼房内。他的许多名曲,至今仍在世界各地流传。 巴赫的成功,是和父亲的教育分
   巴赫是18世纪初德国伟大的演奏家和作曲家,出生在德中部图林根地区风景优美的爱森纳赫的一座红顶楼房内。他的许多名曲,至今仍在世界各地流传。
   巴赫的成功,是和父亲的教育分不开的。 ,
   巴赫的父亲约翰•阿姆布罗修斯是一位小提琴手,很早就成为宫廷乐师和乐队指挥。当巴赫三四岁时,他就有意把儿子培养成为自己的接班人。通过几天观察,他感到巴赫不仅对音乐有很强的兴趣,也确实有几分音乐天赋,是个学音乐的材料。同时,他清醒地知道,要成为一个音乐人才,非一日一年之功,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除了专心,还要有耐心。于是,他对小巴赫说:“爸爸看到你的条件不错,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比爸爸还强的音乐家。不过,要取得成功,就要坚持不断地练习,这就要有耐心,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困难,耐得住失败。孩子,你有这个信心吗?”小巴赫认真地说:“爸爸,我知道了。”父亲这才放心地点了点头。
   接着,父亲把小巴赫带到房间,教儿子知道什么是弦乐器。他拨了一下/J、提琴上的弦,告诉儿子:“通过弦鸣响的乐器或用弦的乐器,像维奥尔呀、小提琴、竖琴、琉特、吉他等都是弦乐器。”
   小巴赫也学着父亲的样子拨了一下小提琴,听到嘭嘭的声音,他问:“爸爸,小提琴真好听。它好学吗?”
   “好学是好学,但要学成功,就必须坚持不懈地练习,当然还要抓住要领,掌握正确的方法。这些,爸爸都可以教你,关键就要看你是不是有耐心了。”在父亲的诱导下,小巴赫学得很认真,也很吃苦。首先,他练习手法,握弓、顶弦、平行推拉、悬肘、运力,等等,天天练个不停。时间久了,肩酸了、背痛了、肘也抬不起来,甚至手‘不断地抖,使不上劲儿。这时,他就停下来,擦一把手上的汗,捏一捏指头。看着手指肚上被弦勒出的一道深沟,他流下了眼泪。但是,一想到爸爸的话,他又接着练习。
   开始,他拉出的声音很单调,“吱咬——”“嘎嘎——”地响,令人昏昏人睡。他知道,这是基本功,是绕不过去的。声音不好听,正说明自己的工夫不到。每当他拉得又累又苦时,他都会想起父亲的话:“要坚持,有耐心。”正是父亲的话不断地在激励他。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渐渐地悟出了门道:拉琴时不能用力过大,得学会控制手中的弦,控制好了,声音才会变得柔和起来,轻重也可以随心所欲。这个从实践中得到的体会,使他有了努力的方向。
   由于小巴赫的聪明和用功,他很快学会了父亲教的最基本的技巧,能独立照谱演奏了。他的小提琴拉得不错,但他更喜欢中提琴,后来在音乐会的弦乐重奏中,他总是拉中提琴,想必就是这时打下的基础。小巴赫的刻苦劲儿,使父亲深受感动,也很欣慰,他认为:照此下去,儿子准行。
   弦乐器的基础打好之后,小巴赫又开始从堂叔那里学管风琴。从此,他的音乐才华一步一步得到了培育和发挥,终于成为享誉欧洲的大音乐家。
   学习在于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如果缺少勤学苦练的毅力,很可能半途而;废。纵观中外名家大擘,在他们成长的每一个环节中,都闪烁着父母'的身影,浸透着父母的心血。可以说,父母是孩子成长的“拐杖”,无时无刻不在扶持孩子前进。这也是做父母的责任所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