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幼儿园学前教育从游戏与课程关系的发展来看,幼教游戏在课程中的地位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变化过程。非游戏课程模式中游戏以强化物的身份出现,课程中学习即学习、游戏即游戏,游戏与学习泾渭分明、互相排斥,游戏在课程中基本上处于“无”的状态。 这种游戏课程模式及其系统强化训练在课堂实践中获得过一定的成功,但此模式剥夺了儿童自由游戏的权利,忽视了儿童的情感及其他非学术领域的发展,忽视了儿童自身的学习兴趣与内部动机,致使其学习内容狭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研究表明,这种游戏课程模式所获得的大部分学业成绩都只是一种短期效应。而非干预性游戏课程模式倡导者们意识到游戏的治疗作用和促进儿童人格发展的作用,在课程中大量地纳人了游戏。 在这种课程中,游戏即课程。这种充盈着游戏的环境对儿童发展非常有利,研究表明,参与非干预性游戏课程模式的儿童个体社会性的发展明显优于参与非游戏课程模式的儿童。这种观点对后来的游戏课程模式产生巨大的影响.从此,游戏作为一支充满生机的力量活跃于课程实践中,出现于各种课程模式中。 干预性游戏课程模式更是在吸纳了当代发展心理学中多种先进理论,在对各种儿童发展观、教育哲学观整合的基础上,允许游戏以各种形态充分进人课堂,实现游戏与课程充分融合:课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游戏机会、各种游戏材料、各类游戏中心;游戏中渗透大量的教育目标,出现了各种教师干预。这大大地促进了儿童社会性发展与认知发展。 游戏与课程关系的变化在课程实践中的直接体现是:游戏取向课程在美国课程模式中分量越来越重,分化也越来越细。 非干预性游戏课程中,游戏与课程初步融合,课程实践中教师为儿童提供参与游戏的机会,创造各种游戏环境,方便儿童自发地游戏。但是,非干预性游戏课程模式对课程的理解较模糊,对游戏在课程中的意义的认识较片面。干预性游戏课程模式使游戏与课程之间进一步相互渗透,出现了多种基本思想相同但侧重点不同、具体操作方式各异的子模式。 随着越来越细的分化,游戏取向课程模式的影响已深人到美国其他课程模式中,逐渐成为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课程模式。例如银行街方案、创造性戏剧方案已成为当前美国应用最广泛、最负盛名的幼儿园课程模式之一。选自《学前教育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