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 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2 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及文化,学习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活动准备 1 幼儿已知道我国汉族人口最多,其他民族人口少相对较少,所以称为少数民族。 2 师生共同收集反映少数民族生活、服饰、民俗、物产、文化、纪念品等的图片、照片、实物。 3 准备好办各民族展览会的物品,如图钉、胶条、曲别针、放实物的桌子等。 录音机及《爱我中华》歌曲磁带。 活动过程 1.幼儿分组做介绍不同少数民族的准备。 2 让幼儿根据兴趣及收集的资料情况,自选某一少数民族作为自己的介绍内容,介绍同一民族的幼儿结合为一个小组。 3 小组成员汇总收集到的资料,并分类整理,如按居住地、生活习惯、服饰特点、物产、民俗、文化等进行分类。 3 将自己收集的其他民族资料送到相关小组,并接受其他小朋友送*的资料,用自己的方式记录送资料的人,如请其写上姓名等。 4 各小组根据掌握的资料及已有经验,商量介绍的内容、形式及分工。如可按布置展览会、做导游员、讲解员等任务进行分工。还可排练、表演所要介绍的少数民族的歌曲、舞蹈并学习制作该民族的小服饰、挂饰等。 5 按分工进行准备,如排练节目、制作饰物、按民族服饰特点打扮本组导游等。 玩“到少数民族地区去旅游”的游戏,引导幼儿介绍不同少数民族。 6 各组导游以亲切的态度将客人带往自己的家乡。 7 讲解员向游客介绍少数民族的名称、居住地、生活习俗、服饰特点、物产、文化习俗等。 8 向旅游者展现本民族歌舞,或赠送自制的小饰物。如有条件可让游客穿上本民族服装或饰物。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幼儿随歌曲拍手、自由起舞,感受民族团结的欢乐。 活动变式 如本班有少数民族小朋友,可请其穿上本民族的服装,向幼儿介绍该民族的相关习俗、文化等,作为活动的开始。 活动延伸 1 请幼儿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不断丰富和交流关于少数民族的信息。2 可以请中班弟弟妹妹参观展览,幼儿分组进行介绍。 重点提示 1本活动所涉及的少数民族主要是维、藏、蒙、朝鲜族等,教师可根据本地情况增删有关内容。 2 本活动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进行过程,各组可利用日常生活、游戏时间做充分准备。第二次进行过程。 3 日常生活渗透引导幼儿继续关注,收集关于我国少数民族的信息、互相交流,并充实到展览中。 参考资料 维吾尔族 居住地 主要集中在内蒙古、西藏、宁夏、新疆自治区。 服饰 男子穿长袍,称为“袷袢”,右衽斜领,无扣,腰系长带。农村妇女多穿宽袖连衣裙,外套黑色对襟背心;城市多穿西式短上装和裙子。女子还喜爱耳环、手镯、项链等作为装饰品。男女均喜着皮靴。在衣着方面,忌短小,上衣一般要过膝,裤腿达脚面。最忌户外着短裤。 花帽 新疆花帽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维吾尔语音译为“朵帕”。一般都用黑白丝线或彩色单线绣出各种民族形式的花纹图案,以绣花、挑花、绊金、绊银、串珠等方法,用手工缀缝而成。 礼节 维吾尔族热情好客,崇尚礼节,待人接物讲究礼貌。如对长者要尊敬,走路让长者先行,谈话让长者先说,坐下时让长者坐在上座;小辈在长者面前不准喝酒、抽烟;亲友相见必须握手问候,互相致礼和问好,然后右臂抚胸,躬身后退步,再问对方家属平安》妇女在问候之后,双手扶膝,躬身道别。在屋内坐下时,要求跪坐,禁忌双腿直伸,脚底朝人。接受物品或给客人上茶时要双手,单手接受物品被视为缺乏礼貌的举动。 物产 哈密瓜、长绒棉、和田玉、啤酒花、葡萄、核桃、苹果、石榴、撄桃、无花果等。 民俗 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禁食猪肉、驴肉、狗肉、骡肉,动物血、自死的牲畜一律不食。 蒙古族 居住地 主要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青海、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区的蒙古族自治州和县,其余散居于宁夏、河北、四川、云南、北京等省、市、区。 待客礼仪 蒙古人把隆重而热情地接待客人看作是一种美德。无论是专程*访的贵客还是路过歇脚的行人,客人一到,首先是互相问候,待客人坐定,女主人端上一碗馨香的奶茶,并摆上各种奶食品、炒米、手把羊肉等,其间敬酒是必不可少的。奶茶用银质的碗盛着,与哈达一起献上。敬酒时,要右手举杯、左手托肘,恭敬地把酒杯交到客人手中。 蒙古包 蒙古族的传统居室是蒙古包,可以拆卸搬运,极适于游牧生活的需要。 蒙古包呈圆形尖顶,由圆形围壁(哈纳)和伞状顶架组成,外面覆以羊毛毡,再用毛绳固定。围壁、伞架均用木杆钉成。包顶留有天窗,通气透光。门小,木制,大多向南或向东南。 服饰 蒙古族的传统服饰是蒙古袍,右衽,镶边,身长宽大,高领长袖,束腰带,配皮靴。红、绿绸缎做腰带。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妇女的帽饰、首饰多镶珠宝和银饰,显得雍容华贵。喜穿软简牛皮靴,长到膝盖。 帽子 帽子是蒙古人神圣不可侵犯的头饰,因此,他们最忌讳随处扔帽子或用其他东西触摸、玩弄帽子,戴在头上的帽子突然掉地,被看作是很不吉利的事。 系腰 系腰,对蒙古男子说是权威的象征,是男子汉的标志。所以蒙古男子忌讳穿长袍不束腰带。戴帽子、系腰带是交际礼节之一。 藏族 居住地 分布于辽阔的青藏高原。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省的海北、黄南、海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怳藏族自治县,四川省的阿坝、甘孜两个藏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云南省的迪庆藏族自治州。 藏族的见面礼 藏族人非常讲究礼仪,日常生活中见到长者、平辈都有不同的鞠躬致礼方式。见到长者或尊敬的人,要脱帽,弯腰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于地面。见到平辈,头稍稍低下即可,帽子可以拿在胸前,这时的鞠躬只表示一种礼貌。在有些地区,合掌与鞠躬同时并用。合掌要过头,表示尊敬。这种致礼方式多用于见到长者或尊敬的人。 献哈达 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哈达是藏语,即纱巾或绸巾。以白色为主,亦有浅蓝色或淡黄色的。长约1.5m至2m,宽约20cm,最好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佛事等。 藏族的敬老习俗 藏族自古就有敬老的美德,在许多节日里,都有向老人祝拜的习惯。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晚上,全家吃“古突”(用粮食、蔬菜等九种食物做的九宝饭)。辞旧迎新的时候,总是先请老人吃第一碗。调制成酥油茶敬献给老人,以此表示晚辈对老人的孝敬和祝福。 朝鲜族 居住地 主要分布在黑、吉、辽三省。 服饰 朝鲜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为短衣长裤。男子上衣斜襟无扣,用布条打结外加坎肩,下衣裤裆肥大,裤脚系带。妇女短衣斜襟无纽扣,以彩带为结,长裙分缠裙、筒裙(只限婚前)。年轻妇女的裙幅多为色彩鲜艳的绸缎。 饮食 朝鲜族以为米饭为主,每餐必备汤,尤喜喝大酱汤,吃辣白菜。狗肉是朝鲜族喜吃的肉食之一,除婚丧及节日不吃狗肉外,其他季节都可吃狗肉。 礼仪 朝鲜族礼节很严。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见面也要用敬语;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路遇认识的长者,要问安让路;就餐时给老人摆单人桌,父子不同席,儿媳恭顺地侍候,待老人吃完,全家才能就餐;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席间若无法回避时,年轻人应举杯背席而饮;年轻人不能在老人面前吸广烟,不能借火,更不能和老人对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