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蕊乐园—让孩子爱上英语

你目前位置: 主页_幼儿园管理_教研思考_

谁偷走了幼儿吃饭的幸福

时间:2013-09-29 13:12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点击:
分享到:
从吃饭这件小事中可以看出,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问题,需要全盘考虑这个行为背后的成因:包办代替让孩子失去自主性、过分关注给孩子的压力、零食或加餐的影响、玩具导致的不专心

    从吃饭这件小事中可以看出,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问题,需要全盘考虑这个行为背后的成因:包办代替让孩子失去自主性、过分关注给孩子的压力、零食或加餐的影响、玩具导致的不专心……而面对孩子成长中其他问题也都应该遵循相同的原则——从源头开始分析,全面地考察孩子的养育情况、生活环境、生理和心理特点,才能给予完善、到位、标本兼治的引导。  

    ■万灵娟

    幼儿为什么不爱吃饭

    镜头一:孩子到处跑着、玩着,妈妈端着饭碗,满头大汗地追着孩子喂饭……

    镜头二:奶奶喂孩子吃饭,孩子不肯吃。奶奶说“不吃警察叔叔把你抓起来”,孩子吃一口;奶奶又说“不吃饭老虎会来”,孩子又吃一口……

    镜头三:幼儿园午餐时,经常遇到一些孩子将肉、红萝卜、葱、黑木耳等丢在桌上,或趁教师不注意,将不吃的菜、点心丢在地上。当教师问:“这是谁丢掉的?”孩子都不吭声。有的干脆直接对教师说:“张教师,我不吃包菜……”

    我们常常听到家长这样的报怨:“孩子吃饭太费劲!”那么,孩子为什么会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呢?

    以本班幼儿为例,本班有34名幼儿,其中男孩15名,女孩19名,平均年龄3岁零5个月,入园时不满3岁的有18人,最小的只有2岁零8个月。他们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家是“小皇帝”、“小公主”,父母对他们总是百依百顺、事事包办、过于溺爱,过分满足他们的要求,使他们养成娇气、任性、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在饮食行为习惯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不按时进食、挑食、边吃边玩、吃零食、用开水或汤泡饭、吮饭、吃饭时脱鞋、玩饭玩菜、用手抓饭抓菜、不会使用饭勺、等待老师喂饭……

    除了家庭的影响,孩子刚入园的心理压力也是幼儿进餐问题的诱因。

    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快速期,其新陈代谢旺盛,但生理机能如消化吸收、抗病能力却较差,这种生长与生理间的特殊性,影响着幼儿对食物营养需要的特殊性,而幼儿饮食习惯,又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消化吸收和抗病能力,影响着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在幼儿期就显得特别重要。  

    激发幼儿吃饭的自主意识

    吃饭是人的本能,我们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激发孩子吃饭的自主意识。我们并不是一味地纠正孩子,而是激发孩子的思考和认识,让孩子靠自己的力量,产生积极的思维,并逐渐形成合理的行为。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了,3—4岁幼儿往往以无意注意为主,注意不稳定,并伴随情感进行,只有当幼儿对活动产生浓厚兴趣,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时,幼儿才会积极主动参与活动。

    我们将不良饮食行为和良好饮食行为拍摄下来,放给幼儿看,通过讨论,给幼儿创造自我教育的机会,使幼儿知道什么是良好饮食行为习惯、什么是不良饮食行为习惯,从而克服自己不良饮食行为习惯。

    请幼儿观察不良行为习惯和良好习惯的影像对比。幼儿进餐时,我们将进餐过程用摄像机拍摄下来,然后播放给幼儿看。让幼儿说说看见了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当我们放录像给孩子看时,孩子们特别高兴和感兴趣,因为在电视中看见了自己和熟悉的同伴,孩子们七嘴八舌说开了。第一遍看完后,老师问孩子看见了什么?孩子的回答大多是“我看见了某某同学”,对不良行为现象没有关注。因此,在放第二遍之前,老师给孩子提出了要求,让孩子们注意看一看,他们是怎样吃饭的。第二遍放完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抢着说他们看到的场景。

    接下来老师组织幼儿讨论:这样吃饭好不好,为什么?孩子都知道这样不好,当问到为什么不好时,孩子说:浪费粮食,不讲卫生,会生病,好脏……最后,教师和孩子们一起进行小结:这些行为都是不好的行为,它不仅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而且还浪费粮食、损坏牙齿。

    我们又将大班幼儿进餐过程拍摄下来,让小班幼儿观看,说说哥哥姐姐是怎样吃饭的、好不好、为什么?很多小班幼儿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说出差异,并表示愿意学习大班哥哥姐姐吃饭。

    引导家长反思教养行为

    我们首先请家长反思自己的教养行为:是否因为包办代替让孩子失去自主性,是否过分关注孩子吃饭而给孩子的压力,是否经常给孩子吃零食,是否在家吃饭时可以玩玩具导致不专心?家长的反思,带来了家园一致的教育行为,给教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我们还通过家园联系栏的《知识共享》栏目,向家长传递科学育儿观,同时,也汇聚着家长的智慧。我们在《知识共享》栏目中,向家长宣传一些营养方面和饮食行为习惯方面的知识,如:《家长需要反思的就餐习惯》、《不良进餐气氛的表现》、《别给孩子太大压力》、《提高用餐情绪的小秘方》、《常见的幼儿饮食误区有哪些》、《有益宝宝健康的零食》、《注意纠正挑食偏食》等。

    我们还积极调动家长收集相关饮食健康知识,充实《知识共享》栏目,如《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水是幼儿的一个重要营养素》等。让更多家长了解膳食中各种营养素对幼儿生长发育的作用和影响,了解平衡膳食的重要意义,了解不良饮食行为习惯对幼儿一生的影响,使他们主动与教师配合,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

    把吃饭的幸福感还给孩子

    良好饮食行为习惯的形成与不良饮食行为习惯的消除,都不是靠短时间内的说教就能奏效的,而是要靠培长期的培养和引导,是日积月累的,并且有反复的特点。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将健康知识、生活经验、良好饮食习惯、文明礼仪与课程及日常生活加以整合与渗透。

    创设轻松愉快的进餐气氛。幼儿是否喜欢吃各类食物不仅与其饮食的习惯有关,与食物的色、香、味、形,与进食的环境,与成人的暗示都有关系。同时,良好的餐前情绪,对提高幼儿食欲尤为重要。因此,调节餐前情绪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尽可能营造宽松、愉快、有趣的进餐气氛,使幼儿处于积极、放松的情绪中。比如每天进餐时,教师用积极的态度,神秘的表情,介绍菜谱,使孩子在老师的感染下,产生对餐点的好奇心。

    如:开饭啦!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今天吃什么菜呀?让我先来看一看。五颜六色,真漂亮!闻一闻,真香!今天吃五彩丁,里面有红萝卜丁,肉丁、黑木耳丁、芹菜丁、酱干丁、还有葱花丁,五彩丁里面含有你们长身体需要的各种营养,一定很好吃,小朋友,你们想吃吗?孩子们在老师的感染下,一定非常想吃。同时,在幼儿进餐时,教师可以播放一点轻音乐,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用餐。

    游戏活动,寓教寓乐。“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为此抓住这一特征,教师组织吃饭好宝宝进行一系列简单有趣的游戏,如:“给小动物送粮食”、“踩影子”、“找蚂蚁”、“走彩虹桥”、“滚小猪”、“放小船”等,来引导幼儿改正自己的不良饮食行为习惯。

    幼儿进入中班时,要求使用筷子吃饭,这是一个难点,仅仅通过枯燥的示范讲解,效果不明显,但如将其融入“夹小球”、“夹豆豆”等趣味游戏中,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效果就非常明显。通过角色游戏“娃娃家”、“茶吧”、“水果拼盘”等,引起幼儿对食物的兴趣,从而了解各种食物对人体的作用,克服挑食偏食的坏习惯。

    开设“吃饭好宝宝”专栏。教师在教室的墙面上布置一个“吃饭好宝宝”专栏,当孩子进餐有进步时,就给予肯定和表扬,使每个孩子都得到鼓励。

    (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市第一幼儿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