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项:教育部全国幼儿社会教案优秀奖 学情分析 现代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常常因缺少玩伴而不会与同伴交往,拥有许多玩具却不懂得与人分享。在这一点上,年龄越小的幼儿表现得越突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发现孩子们因为玩具而出现争吵的现象很多。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孩子们还不懂得怎样与小伙伴协商,缺乏与小伙伴交往的经验。于是在“玩具真好玩”这个活动中,我努力为幼儿搭建交往的平台,力求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体验、感受与思考去获得交往的经验,体验分享的快乐。众所周知,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潜移默化的内化过程。因而在活动中我与孩子们一起搭建了一个持续性交往的平台,诞生了“玩具分享日”这个具有延续性的交往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愿意与同伴交往,体验与同伴分享玩具的快乐。 2.让幼儿学会用征询的语言与同伴交换玩具。 3.让幼儿懂得与同伴礼貌交往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的道理。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 1.幼儿选择一件或两件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带到幼儿园来。 2.教师撰写一封“给家长的信”,请家长知晓并融人这个活动中来。 (给家长的信附后) 经验准备:幼儿对自己的玩具有一定的了解,能进行简单的介绍。 活动过程 1.体验交往 (1)幼儿自由地玩自己带来的玩具,并与同桌小朋友自由交换自己的玩具。 (2)教师不做任何提示,让小朋友随意交换玩具。 看到小伙伴有这么多好玩的玩具,你们想玩一玩吗?现在你们去找小伙伴交换玩具吧!如果成功地交换到别人的玩具,就取一个“笑脸”小贴片贴在自己的身上。 2.说说想想(玩具放在凳子下) (1)让幼儿说说自己交换到的玩具,说说是如何交换的,并向小伙伴演示。 你换了几件玩具?(数数身上的小贴片)你是怎样换到这么多的玩具的呢? 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小朋友身上小贴片的数量不少,但通过交流和演示发现,有的小朋友是用语言交流来达到交换的目的,而有的小朋友是用肢体语言来达到交换的目的,如用玩具去碰碰小朋友,或直接向同伴展示玩具等。因而在演示的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幼儿努力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你身上的小贴片很少,遇到了什么困难吗?你是怎样做的呢?谁能帮助他?(请能干的小朋友来与他合作演示) 分析:小贴片数量少的幼儿,大多是性格比较内向或胆子比较小的孩子,在此环节中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教师的语言评价要多体现豉励性和帮助性,保护孩子与同伴交往的积极性。 (2)师生讨论:想与别人分享玩具时,应该怎么做呢? 小结:与别人分享玩具时,先要有礼貌地向他借,征得对方同意后才能拿,并要有礼貌地说谢谢。 分析: 师生共归纳出这样几句征询语: 我玩你的玩具,好吗? 我和你换着玩,可以吗? 我想玩你的玩具,你同意吗? 你的玩具是怎么玩的,你教我好吗? 我们一起玩,好不好? 你想不想玩我的玩具,我们换着玩吧? 3.分享时光 (1)幼儿练习用新经验去获得分享玩具的机会。教师告诉幼儿,如果别人使用的礼貌语让你觉得很快乐,你就奖励他一个小贴片(另一种颜色的贴片,与前一种有区别)。 (2)教师也参与到分享游戏中,在游戏中给个别幼儿以隐性的指导和鼓励性评价。 (3)集体交流。让幼儿说说分享游戏给自己带来的感受,以后还想玩这样的游戏吗? (共同商定“玩具分享日”的时间) 分析:讨论中,老师参考了小朋友提出的不同建议,确定了“玩具分享日”的时间:周二、周三的早餐后,周五的晚餐后,周五可带回家,更换玩具后再带来。 4.爱护玩具 师:带来的玩具能否整天放在自己身上?为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看4张照片,说说图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放置玩具的?(分类放置、轻拿轻放) 请小朋友按照片的标志(毛绒玩具、小车玩具、其他玩具),将自己带来的玩具分类放到不同的篓子中。 5.活动延伸 园内延伸:在“玩具分享日”里进一步引导幼儿尝试与同伴合作玩玩具,体验一起玩的快乐。 家庭延伸:在家庭生活中,继续关注孩子分享意识的培养,帮助孩子积累与周围人礼貌交往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