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来源: 光和影是幼儿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科学现象,影子的产生和变化总是让孩子们感觉既好奇又神秘,虽然经常看到有光的地方会有影子,但孩子们对两者的关系却只有朦胧而模糊的认识。为了帮助孩子们揭开其中的奥秘,我们特别选择了孩子们最津津乐道的皮影戏作为切入点,设计了这次科学教育活动。我们试图通过创设情境,将幼儿需要探究学习的知识,蕴含在他们最感兴趣又具有实际意义的情境中,从而实现教育趣味性与实效性的统一。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感知体验中了解影子的产生条件及其特点。 2.引导幼儿对光影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活动准备: 1.动物玩具:猫、狗、兔各一只。 2.白色薄幕帘一块。 3.手电筒、蜡烛、镁光灯/应急灯各一只。 活动过程: 一、感知“影子的形成” 1、利用皮影戏表演的方式,引起幼儿对光影现象的观察兴趣。教师引导幼儿从发现动物的影子到寻找动物、发现光源。 2.教师让幼儿到镁光灯下,随意放一样玩具或做一个动作,然后引导幼儿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让幼儿在灯前走走,看看影子在什么情况下出现,是什么样的。关闭镁光灯,观察影子还有没有(影子——不见了)。 3.引导幼儿讨论“物体的影子怎样才能出现?”进一步分析小结:物体挡住了光才会有影子,没有光就没有影子。 二、探究光和影子的关系 1.打开镁光灯,教师表演手影戏(表演模仿小猫、小狗和孔雀等动物的手影)。提示幼儿观察并回答:“这是谁的影子?”“影子怎么变了?…“是什么让影子留在那里的?”“手在哪里?光在哪里?影子又在哪里呢?” 2.请幼儿六人一组依次表演手影戏,看看光和影子分别在哪个方向,初步理解影子的产生和光源的关系。并提示幼儿调整自己的手与镁光灯的距离,看看手影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教师小结:影子是由于物体挡住了光线而产生的,影子的大小和物体与光源的距离远近有关。物体离光源越近,影子越大,离光源越远,影子越小。 三、寻找光源 1.“小朋友知道了有光才会有影子,那么光从哪里来?什么东西能发光呢?” 2、拉上活动室的窗帘,让幼儿寻找室内变黑的原因,知道白天室内的光是太阳的光。 3.让幼儿讨论:“哪些东西能使屋里亮起来?”幼儿议论后,教师分别点亮蜡烛、打开手电筒、开启镁光灯等,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哪种光最强、最亮?在哪种光下的影子最清晰?” 教师小结:光越强,影子越清晰;光越弱,影子越模糊。 四、教师引导幼儿去户外阳光下玩“踩影子”游戏,要求幼儿不要让别人踩到自己的影子,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 1.造影子:在阳光下或强光前,让幼儿变换不同的肢体动作,造出各种奇形怪状的影子,引导幼儿观看、想象并描述。 2.观测员: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同一物体在不同时间出现影子的方位、大小的变化,和教师、家长探讨影响影子变化的原因。 3.晚上在家里,父母与孩子一起玩手影游戏。散步时,父母引导孩子注意路灯下人影的变化。 活动反思: 这是一次成功而有趣的教学活动。它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采用幼儿最喜闻乐见的皮影戏和手影表演游戏,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通过富有启发性和情趣性的问题,引导幼儿的积极思考和主动参与。在一系列的观察、发现、操作表演、讨论中,不断丰富幼儿的感知经验,逐步完善幼儿对相关科学知识的建构。本活动打破了通常意义上的认知顺序(认识发光体——找物——观影),而是反其道行之,选择了幼儿对影子的好奇作为活动的开端,从观影——找影——变影,到追溯光源,层层递进,深入浅出地让幼儿感知了光影现象产生的科学奥秘,使幼儿在娱乐式的情境中轻松自然地完成了学习的过程,有效实现了师生间的和谐互动,提升了幼儿的认知水平。 活动评析: 本次教育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情境,抓住了幼儿感兴趣、但是又不甚了解的光影现象进行引导和教育,不仅使幼儿对光影现象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而且由此产生了更为浓厚的观察和探究兴趣, 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教育活动。 教师采用了皮影戏表演、实验、游戏、观察、谈话、讨论等方式方法,一步步地引导幼儿去探究光影现象的产生及其条件、影子和光源的关系、影子的特点等,使幼儿始终处于兴奋的活动状态,并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对光影关系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整体教学过程轻松、愉快、积极、顺畅,有效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我们还可以看到,教师为活动过程:的教具是比较合理的,教师教具不在于多,而在于合理运用。教师充分利用了镁光灯、蜡烛、手电筒等不同强度的光源,使幼儿充分感受到了影子和光的强弱关系。同时,教师的提问、引导也环环相扣,深入浅出,符合幼儿的特点,使幼儿的认识层层加深,经验不断积累。 (点评:石家庄幼儿师范学校张玉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