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活动是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和实际水平出发,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指导幼儿主动学习,以增进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培养学习兴趣,帮助幼儿获取有利于其身心发展经验的活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内容,涵盖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五大领域,即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按照《纲要》的精神,其内容应强调整合性,渗透性、参与性、多元性=但是在一些农村幼儿园,教学内容强调学科性,突出灌输性,其教学活动,无论在组织形式上,还是选择内容上,都存在一些问题。 农村幼儿园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重视集体教学,忽视其他环节。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即课程。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由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即上课)组成。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安排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其安排必须合理、均衡,不能仅仅重视集体教学活动(即上课),而忽视了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从而影响到课程的整体效益。据调査显示,部分农村幼儿园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要,课程实施中仅仅重视了“上课”环节,并且存在小学化倾向,“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就完成了幼儿园的课程,违背了《纲要》的精神,忽视了课程的整体效益。 2 重视直接指导,忽视间接引导。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与指导方式有很多种,每种方式都有其特点、功能和适用范围,幼儿教师要根据需要灵活选择。在教师的指导方式上,可以分为直接指导和间接指导。直接指导即教师按照教学目标,直接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幼儿;间接指导是指教师不把教育内容直接讲给幼儿听,而是通过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利用适当的中介,比如榜样、材料、事件等,让幼儿与他们相互作用,迂回达到教育目的。农村幼儿园在课程的组织上,基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带班教师的人数及其教学经验),以直接指导的教学活动居多,这就导致了教师和幼儿之间难以实现双向的交流,形成教师的单向灌输,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少,其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 2 重视集体活动,忽视个别指导。在课程的组织形式上,可以分为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 集体活动是指全班幼儿在同一时间以统一要求、统一步骤和方法进行同一内容的活动。它是最为经济的组织形式,也是在农村幼儿园采用最多的一种活动形式。但是,集体教学难以照顾到幼儿的个别需要,难以让每个幼儿都有积极参与的机会,并不适合幼儿园过多地采用。 小组活动是指由少数幼儿组成小组进行活动。相对于集体活动而言,它的特征是人数相对较少,因而更容易让幼儿积极主动地操作材料,和同伴、教师谈论与交流,并按自己的速度与方式去做所需要的事情在小组活动中,以幼儿的主动学习为主,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观察了解幼儿,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如果只是采取了小组的形式,而活动过程仍然是统一要求和统一步骤、统一方法的话,是不可能做到因人施教的,所谓小组活动便与集体活动无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