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的,对教师设计科学的教育活动方案、提高教育活动有效性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按照这种理论,教育者在设计教育活动前,必须了解儿童的知识经验水平与认知水平,在此基础上为幼儿设置一些比幼儿现有水平稍高的问题情境,并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幼儿解决问题的情趣,开启幼儿心灵成长的智慧。” ■张振平 能否找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是衡量教育活动目标设定科学与否的重要指标,而且也是教育活动设计的重要依据,最终决定着教育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幼儿教师对“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并不陌生,但在设计教育活动方案时,如何寻找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成了幼儿教师的难点,从而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效果。为了使理论能够落地,真正地指导幼儿园教学,笔者和一线教师们进行交流,并在小班幼儿建构活动中做了一些有益尝试,按照以下四个步骤寻找幼儿“最近发展区”,提高建构游戏的有效性。 设计情境,唤醒建构意识 按照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模式,我们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在幼儿自由游戏时间,把该班活动室的所有积木都倒在地板上堆成“杂乱无章”的一堆,让幼儿自由选取“自己喜欢”的建构材料,并且可以一个人自己搭积木,也可以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搭积木。我们设计了两个指标:一是观察幼儿自选积木数量与形状相异性;二是观察幼儿与他人初级合作行为出现的频次与人数。开始时许多幼儿拿了并以“占有”方式拥有了积木,而且不允许别的小朋友来取。接下来他们开始搭积木,观察发现,他们大都只是在“搭高”或“搭长”。虽然也赋予了一定的“模糊”建构意愿,然而这种意愿似乎自己还没有意识到,当教师或其他成年人问及“你在搭什么”时,“搭高”幼儿绝大多数都会回答“高楼”,而“搭长”的幼儿绝大多数都会回答“火车”,说明这一阶段的幼儿处于“建构一维化”阶段。此时他们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建构”,换句话说,是教师诱发了他们建构愿望,唤醒他们的建构意识,但往往处于较低水平或层次。因此,在组织开展有关空间知觉为训练目标的小班幼儿建构活动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特点,不仅提供建构材料,而且还要唤醒幼儿的建构意识。 提供图纸,观察建构过程 按照皮亚杰的理论,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构造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延伸。他强调了儿童认识发展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必须遵从儿童的认知规律来组织教学活动。接下来,我们尝试给幼儿提供一些积木“建构图”,开始时只提供一两张较大的“图纸”。观察发现有些幼儿“边看边搭”,而有些幼儿只是在教师组织教学时,如教师提出“小朋友们可以看看图纸,你要搭什么东西,然后再来搭”提醒的情况下,随意地看了看“图纸”,而接下来仍然是“我行我素”地随手“拿到”什么材料就使用什么材料。搭建的物体依然以“搭高”或“搭长”为主,并不断重复着这样的建构过程。此时绝大多数幼儿搭积木的兴趣依然在“搭”的过程中得到自我满足,处于直接兴趣阶段;而只有少数幼儿有了“合作”的意愿,把各自的积木组合起来,搭建成立具有一定意义的事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观察到:幼儿在“试误”中获得满足与快乐,有时“瞎猫碰到死耗子”好像拼出了什么东西,即高兴得不得了。由此我们认为,此时多数小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尚处于感觉动作阶段,只有少数幼儿或是幼儿的个别认知行为开始向前运算阶段过渡。因此,在幼儿建构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供“图纸”是必要的,但应尽量简单明了。 关注兴趣,寻找个别差异 儿童的认知倾向与个别差异往往从活动兴趣中表现出来,同时兴趣也是寻找幼儿建构活动“最近发展区”的最有效的“观测点”。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在搭积木自选活动开始时,男孩更多地加入进来,女孩表现出更多的观望或积极性不高,说明男孩对积木的兴趣比女孩更大。而有一个女孩之所以选择搭积木,是因为她在任何活动中都表现出“不会做”、“做得慢”、“做得不好”等状态,教师评价和自我评价“基本一致”。据带班老师反映,她在日常生活中似乎从未完成过什么“成品”,基本上都是“半成品”。另外,在能力相对较差的几个男孩中选择搭积木,是因为他们以“拥有更多的积木”为目标或乐趣。但在建构游戏中,只是用不同形状的积木“打电话”——同一主题游戏,过一段时间,又开始用积木当枪玩起了“打枪”游戏。其中一个男孩也爱选择搭积木活动,但他手里拿到的积木一般不超过5块(多数情境下3块左右),经常以旁观者的角色“转来转去”,在这儿看看,在那儿看看,他一直站在别的幼儿周围,很少介入其他小朋友的活动。据老师反映,这个男孩在班里是年龄最小的,父母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动手能力比一般幼儿差一些,吃饭需要喂,翻书找不到页数,在数学方面“点数”后不能说出事物的总数(在班里是唯一的)。因此,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两名幼儿的发展水平在班级中处于“稍低”水平,为差异性教育奠定了基础。 提出要求,助力幼儿成长 寻找“最近发展区”不是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为开展有效的教育活动做准备。通过上述三个环节教师已经对班里每个幼儿的建构“最近发展区”有了较为清晰的把握。在此基础上,按照“既要面向全体幼儿又要关注个别差异”这一教师必须遵守的教育原则,设计教育活动方案。具体步骤为:一是选取班内70%幼儿(常模构建依据)能够达到的水平基点作为教育活动目标确定的依据,设置与其相比“稍高”的教学情境与教育活动;二是把上述环节中发现的水平“稍高”的幼儿,有意识地把认知水平“稍高”的幼儿分配到不同的小组,这样可以起到“带动”其他幼儿和促进其自身加快向下一个认知阶段过渡的作用,同时可以缓解因班额过大教师指导不到位的问题;三是教师对认知水平“稍低”的“个别幼儿”单独提出比一般幼儿“稍低”的要求,在集体活动中向本组认知水平“稍高”的幼儿“学习”。在集体活动之后,“手把手”地再帮助他们练习几遍,使他们经过努力也能学会建构某些“物体”或完成某些基本的建构任务。 通过上述四个环节,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如何寻找幼儿建构活动的“最近发展区”,并据此设计活动方案,开展建构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从而提高建构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石家庄学院教育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