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件事:就只在学校上过1个月小学的13岁的王大可,报考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一事,他的父亲说:“我的孩子很平常,不是神童,我认为所谓的神童和天才都是不存在的。我到现在还认为,孩子能到学校受教育是最好的选择,让他待在家里是很无奈的事情。” 只在学校上过1个月小学,年龄仅13岁,如今报考的却是国内最著名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这三个条件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一般看来,这个人绝对是“神童”。新闻媒体就此“炒作”一番,挖一些“神童” 之所以成为“神童”的“猛料”,以吸引读者的眼球,自在情理之中。毕竟,国人的“神童”情结还是很重的。 然而,出乎大家的意料,王大可的父亲既不愿承认儿子是“神童”,也没有大谈建立在反对现行教育体制基础上的“育儿经”。相反,他认同现行教育体制,觉得这一切都是出于“无奈”,“孩子能到学校受教育是最好的选择”。 从王大可父亲的这些话里,我品出了一个父亲幸福与痛苦兼而有之的内心滋味,也看到了一个平常人弥足珍贵的一颗平常心。这一切,对那些迷信“神童”,以及试图借“神童”之手推行“神童理论”和价 值观念的人,无疑是一副清凉药。 和王大可的父亲一样,我也始终认为,“所谓的神童和天才都是不存在的”,而只相信爱迪生曾说过的话:“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业精于勤,荒于嬉。”一个人,不管其智商有多高,如果不付出辛勤努力,让汗水滋润理想之苗,他是不可能“笑傲江湖”的。 然而,不只是国人有很重的“神童”情结,其他各国的不少人,也对“神童”情有独钟。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家对超常规的东西充满好奇,而又有着盼望通过捷径迅速实现某种愿望的企图。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大家都希望“神童”横空出世,以便通过对他们的“解剖”,摸索出“神童”之“神”的“秘诀”,进而达到“人造神童”的目的。 不过,特别有趣的是,据我所知,除了中国古史书上鬼画符般记载的帝王将相的“神迹”,从娘胎里一落地就具有“天賦异秉”的“神童”,好像从未真正光临过我们的世界。 “神童”有没有光临过我们的世界是一回事,大家想不想和会不会“制造神童"是另一回事。虽然这种“制造”往往仅限于“发现”后的大 肆“炒作”。在我看来,如果大家把“制造神童”当做一种心理自慰的游戏,倒也未尝不可,怕就怕“真做假时假亦真”,把“发现”当“发明”,然后再炮制出一套“神童理论”,一边忘乎所以地“指导实践”,一边自以为是地全盘否定优良传统。因为一旦这样做了,很可能会两败倶伤: “神童”没造出来,“人童”深受其害。 我国的现行教育体制固然有不足之处,也的确需要做进一步的改革,但要改革也也、须建立在已知科学规律的基础上,用古今中外成功的教育实践作指导,而不能寄希望于虚无缥缈的所谓“神童理论”, 更不能用“神童”的“神光”取代“人童”的“人光”. 王大可的父亲不愿让儿子这个“神童”承受“神童”之重,只想用一个平常人的一颗平常心,看待他人送给孩子的41神”帽。我以为,这也许恰恰是王大可之所以能“神”的重要原因。 如果你是一位孩子的父亲或者母亲,那么,你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神童" 呢,还是更多地希望他能够健康成长,做一个正常的孩子? 假如你的回答是:希望孩子成为“神童"。我就不妨这样告诉你,对“神童”本人而言,幸福往往小于痛苦,而且,根据现有统计,在世界上已知的绝大多数所谓 “神童"中,最终成就了与其神童的高智商相应的人生功业的,迄今为止还是零。不但如此/神童”们的最终人生结局,要么是“泯然于众人",要么是痛苦不堪,甚至因为无法与其他人很好地沟通,而陷入自闭状态。 相反,绝大多数最终成就了辉煌事业的人,在童年的时候,偏偏并不是所谓的“神童”,而只是平平常常的孩子。后者之所以能够做得比’神童”更好,只有一 个原因,那就是:他们从来都是用脚踏实地探索的精神,去对待自己所要追求的事业。以王大可为例,他虽然能够在13岁就参加北京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但却不是依靠他超出常人的高智商,而是他的父亲全身心培养的结果。而王大可在学习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是一般孩子难以承受的。 然而,由于媒体的影响,以及个人心理习惯的原因,依然有不少家长对“神童"情有独钟,有的家长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去培养自己的孩子成为“神童”。虽然个别家长的确使自己的孩子,在一些竞争技能上略胜普通孩子一筹,但与此同时,在生存能力方面,却又往往落后于普通孩子很多。而为了给孩子补上不得不补的生存能力这一课,神童的家长又常常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因此,如果你是一个明智的家长,我希望,你最好能够先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制力、独立生存能力,以及做事请脚踏实地、坚韧不拔的精神。这要比任何"神童"培养计划,都更为实际,也更为有效。至少,你会拥有一个健康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