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蕊乐园—让孩子爱上英语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巴顿的“父教”故事

时间:2014-01-15 04:55来源:http://yr.89sp.com 作者:编辑组 点击:
分享到:
巴顿是英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先后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69年,因在形成构象概念和把这些概念应用于化
巴顿是英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先后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69年,因在“形成构象概念和把这些概念应用于化学所作的贡献”,与挪威科学家奥德•哈塞尔教授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其研究成果被认为“是1894年范德华—拉贝尔理论在立体化学中的一个真正的发展”。
 
巴顿生于富贵人家,从小受到母亲的溺爱;家里的仆人也不敢招惹他,怕引起他的不满。时间一久,小巴顿就养成了一个任性的习惯,想干什么就干么。然而,小巴顿并非无所畏惧,因为他有一个非常严厉的父亲。只要他稍有违规的行为,并被父亲发现了,父亲一定把他拉到一边,狠狠训斥他一顿;至少也会投去狠狠的一瞥,让他坐立不安。因此,小巴顿非常害怕父亲。
 
一晃到了读书的年龄,该送小巴顿上学了。母亲心疼孩子,怕他在学校吃不了苦,受大孩子的欺负,希望请一个高级家庭教师,来给儿子上课。但这要求被父亲拒绝了。父亲说:“想想那些请不起家庭教师的孩子吧!我们为什么要给他这样的待遇?”
 
小巴顿被送到学校后,很怏就觉得适应不了了。他的学校是那样破旧简陋,桌椅也非常普通,这与自己那富丽堂皇的家庭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下。特别是与在家里除了父亲人人都迁就他的情况相反,这里的老师和孩子们一点也不买他的账,对他的任性非常不满,还严厉批评他的自以为是的行为。最糟糕的是,他没有朋友了,小伙伴们都不和他玩耍。好不容易熬到期末,成绩单和评语送到家里来,全是负面的:成绩不好、人际关系非常紧张、与同学经常发生矛盾、不适应集体生活,等等。
 
母亲不服气,认为学校对他的孩子有偏见;她再次要求请家庭教师辅导孩子。这时,父亲严厉地说:“难道他人际关系糟糕、没有一个朋友也是冤枉他吗?他越是不能适应集体生活,就越是要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你难道打算让他将来单打独斗、一个人闯天下吗?这都是你长期娇惯他的结果。”父亲的一顿训斥,使母亲的请家庭教师的计划再次流产。
 
父亲经过再三思考,认为孩子的行为,与家庭溺爱有很大关系。为了让孩子彻底摆脱家庭的负面影响,最好把他送到寄宿学校去,让他在那里得到自立自护的锻炼。想到这样,父亲决定把小巴顿送到一家寄宿学校。那里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作息时间有规律。开始,小巴顿实在受不了那里的生活,在每月一次的探亲时,他都哭哭闹闹,要求退学,连母亲也感到非常伤心。
 
但是,父亲却一点也不改变自己的决定。他说:“你越是受不了这里的生活,越证明你有必要过这样的生活。为什么别的孩子能受得了?孩子,你在优裕的生活中过惯了,这样对你的成长非常不利。只有过那样的生活,才能磨炼你的意志,纠正你的坏习惯。”当时,小巴顿对父亲简直恨之人骨。
 
不过,寄宿生活的确使小巴顿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后来,取得了非凡成就的巴顿在回忆这段往事时,不无感慨地说:“感谢上帝给了我一个严厉的爸爸;否则,我难以取得今天的成功。”
 
作为一个人,他没有摔倒了能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和毅力,他怎样去生存?如果一个人离开了父母的呵护就活得很糟,那他以后怎样去竞争?身为父母,在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才能完成事情时,父母不给予帮助,这是父母不尽职。然而,当孩子有独立完成这件事的能力时,做父母的就应要求孩子独立完成这件事。看到孩子吃苦,家长会心疼,这是人之常情,但心疼不代表代办,只有让孩子早日独立,这才是大爱、真爱。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