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迪是当代著名女作家,被誉为当代保尔。因身体高位截瘫,没进过学校。但她从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1983年,她开始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至今巳出版了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翻译作品《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旅行记》、《莫多克 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其中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已在日本、韩国出版。 张海迪的小名叫玲玲,5岁那年,她患了脊髓血管瘤,病情反复发作,非常难治。5年中,她做了3次大手术,脊椎板被摘去6块,最后高位截瘫。这样,原来天真活泼的玲玲,现在只能整天卧在床上。 玲玲家住的是一座红色的三层楼房,每当她坐在窗口,向外看着那些过往小孩的身影,心里是多么羡慕啊!巳经到了上学的年龄,而玲玲只能待在家里,她也想去学校读书啊! 玲玲听到窗外传来的“我怎么忘记带伞了……唉,我的书包怎么忘了呢”,心里很难过,她很想亲身感受一下与他们一起去上学的欢乐,也想感觉一下在雨中奔跑的清爽……然而,这一切都是一个梦,对于玲玲来说,只能是轮椅上的梦。一天,玲玲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就对母亲说:“妈妈,我要上学!” 看到女儿这么渴望读书,母亲决定:说什么也要让孩子学知识。虽然家里请不起、也请不到专职的老师,但母亲在业余时间充当她的家庭教师。玲玲很高兴。尽管玲玲非常有决心,但病情却是无情的,每当病痛折磨她时,坚强的玲玲没有流泪,疼得实在厉害时,为了分散注意力,她就猛揪自己的头发,打算用一种疼痛来代替另外一种疼痛。 渐渐地,她揪下来的头发,都能编成一条辫子了。看到女儿痛苦的样子,母亲虽然心中很难过,但对于她的学习却从不放松要求。有时,玲玲无力完成作业,就对母亲说:“这些作业我明天再做行吗?”母亲却郑重地说:“今日事今日毕。”听了妈妈的话,玲玲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事,不能拖拉,即使再痛苦也要把当天的作业做完。 对玲玲来说,家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在这个学校里,聪明、好学的玲玲学会了很多知识。在所有功课中,玲玲最喜欢学习语文,在10岁时候就能读长篇小说了,虽然读得很辛苦,但她不气馁。她很喜欢读《卓娅与舒拉的故事》。 10岁那年,母亲送给玲玲一本日记本,说:“玲玲,以后你要天天写日记。”玲玲当时并不知道该怎么写日记。起初,她记的是“今天我读了XXX,今天我吃了XXX药……”这些日记,用词很单调,也没有什么情感。后来,经过母亲的指导和玲玲自己的摸索,玲玲终于明白了写日记的方法。以后,玲玲开始把她感受到的亲情、友情的温暖都写进日记里,很好地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为她日后走上创作道胳打下了良好基础。 除了语文,玲玲对别的功课也非常用心,一点儿也不肯浪费时间。在整个童年里,在母亲的指导和督促下,她以顽强的意志,认真学习,始终用心对待每一个字,每一行句子,自学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实现了“轮椅上的梦”。她没有愧对自己的童年,也没有愧对那些美好的光阴。 人都可能遭遇苦难和挫折,孩子也不例外。在苦难和挫折面前,家长要教育孩子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精神,培养孩子战胜困难和挫折的意志,还要帮助孩子学会调整心理。张海迪的遭遇是极个别的,但她在母亲的帮助和教育下,一天天坚强起来,并最终实现了辉煌的人生价值。这就是成功的家教!张海迪的成功,不仅要归功于她自己,也应归功于她的母亲、她的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