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是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出生浙江省桐乡县。代表作为《子夜》等。 茅盾的父亲沈永锡是前清的秀才、一位内科中医师。母亲陈爱珠,是一位通文理、有见识,性格坚强的女性。 茅盾5岁时,父母就开始给儿子启蒙教育。当时,茅盾家里设有家塾,执教的是他的祖父。但这位祖父教书不认真,有时学生来了,他自己却去会友或打牌,而且教的是《三字经》、《千家诗》一类的书。把孩子送进这样的私塾,必然得不到严格的训练,养成不良习惯。于是,父母决定自己来教儿子。他们挑选的教材是由上海澄衷学堂使用的《字课图识》、《天文歌略》、《地理歌略》等,还根据《史鉴节要》用文言编成一节一节的歌诀作为历史读本,由茅盾母亲施教。每当母亲讲述历史故事或中国古典小说时,茅盾都听得津津有味。这些早期的熏陶,对茅盾形象思维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7岁那年,茅盾被母亲送人“立志小学”读书。这是一所由受维新运动影响的青年人创办的按新式教学方式教学的学校。那时,父亲已经卧床不起,茅盾经常请假照顾父亲。母亲怕茅盾落下功课,便让茅盾拿课本来亲自教他,这使茅盾每月的考试都名列前茅,每周一篇的史论文章经常获奖。 在茅盾10岁时,他的父亲病逝,那时,弟弟才6岁,母亲独自担负起抚育两个儿子的重任。对茅盾小学毕业后的升学问题,母亲颇费思量。就当时的家境和亲友的愿望,想让茅盾上师范,这样可不花食宿费,还发服装,毕业后即可就业。茅盾母亲觉得这样一来,钱是节省了,但有悖于丈夫遗愿,因为茅盾父亲曾有遗嘱,让茅盾兄弟俩念工科、学实业,况且这样做也许会限制茅盾将来的发展。于是,茅盾母亲顶着来自家庭的压力,毅然把茅盾送到湖州去念中学,中学毕业后,又让茅盾去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深造,使茅盾受到了最好的教育。 茅盾20岁时初出茅庐,到人才济济的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茅盾晚年回忆说:他刚工作时,每有译文或文章发表,就像当年让母亲看作文一样,照例寄给母亲过目。茅盾与弟弟的通信都送给母亲看,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茅盾母亲在儿子成年后也没放松对他们的关心、教育。茅盾母亲自己也是每日读书看报,善于接受新事物。因此,她对子女的教育也是严而有格、严而有度:并善于理解子女的思想和行为。 这里有一个插曲,很能从侧面说明母亲对茅盾的教育程度。茅盾在商务编译所任职时,一个清末就在这里任职的高级编译孙毓修,看茅盾在读《困学纪闻》大为惊异,便问:“你喜欢考据之学?”茅盾答道:“谈不上考据之学,我是个‘杂’家而已。”孙更惊异,便问茅盾读过什么书。茅盾说:“涉猎所及有十三经注疏,先秦诸子,《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昭明文选》、《资治通鉴》……不过,我这些‘杂’学,不尽来自学校,也来自家庭。”孙恍然大悟道:“尊大人是何出身?”茅盾答:“我10岁丧父。”孙又问:“刚才你说家庭教育,想来是祖父?’’茅盾答:“不是,是家母。”孙听后瞠目,喟叹不已。 茅盾的博学多才,并不是偶然的。是母亲本着负责的态度,不辞辛苦地启蒙、教育儿子,让儿子一步一步地掌握基础知识。为了让儿子受到最好的教育,她顶着压力,把儿子送到最好的学校读书;同时,她自己也不断学习,力求与新思想、新知识同步。可以说,母亲是茅盾的启蒙老师,也是一生的老师。能做到这些,不仅仅是出于对儿女的爱心,更出于一种伟大的责任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