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民族英雄、诗人。他从小在严父良师的教导督促下刻苦学习,20岁时即中状元,后入朝为官。此后十几年中,文天祥断断续续出任瑞州知州、江西提刑、尚书左司郎。他为南宋朝廷披肝沥胆,每每遇事,都挺身而出。在民族危急关头,他宁死不屈,奋起抗敌,后兵败被俘,英勇就义。 文天祥作为封建士大夫之所以有很深的同情百姓、热爱国家的思想,是与他幼年时期,他的父亲对他的影响分不开的。 文天祥的父亲文仪学识渊博,名闻乡里。但内容他不喜欢做官,只愿意在家乡以教书为乐。在文天祥、文壁兄弟二人懂事时,文仪开始认真地教两个孩子读书、写字。文仪很疼爱这两个孩子,但对他们的学习,却从不因此而放松要求。一次,兄弟俩没有完成文仪交代的背诵任务,被父亲毫不客气地惩罚了—顿,小兄弟俩吓得再也不敢怠慢,一旦父亲安排写字和背诵,他们就认认真真地、用心地完成。 为了扩大孩子的知识面,文仪请私塾的名师到家里给文天祥兄弟俩授课。后来由于家庭经济拮据,请不起名师,文仪便亲自给孩子授课。白天授课,晚上闲暇时间,文仪还要求孩子背诵,并且达到能理解课文的程度。为了提高孩子对课文的领悟能力,文仪不厌其烦,遇到孩子不懂的地方,就一遍遍地仔细耐心讲解,直到孩子理解、领悟为止。文仪是懂得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的,在教孩子读书写字的同时,他要求孩子把课文中的重点、难点、格言、警句,都一一抄写下来贴在书斋的墙壁上,以便每天都能看到。 几年时间,文仪家里收藏的书几乎都被文天祥读遍了。文仪拿出家中不多的钱去买书给孩子读;没钱的时候,他就去典当自己的衣服换钱给孩子买书读。文仪教孩子读书在当地传为佳话,每当人们听到文家书声朗朗时,人们知道,孩子们又在读书了。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并不是生而能之,而是与从小所受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从文天祥身上,我们不难看出家庭教育对人一生的I重要影响。家教的作用,真是太大了,因此才有“养儿不读书,不如 “子不教、父之过”等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