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 自然角材料的选择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摆放的位置要具有动态性,以便于孩子观察为目的;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观察方向及方法,让幼儿充分利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记录方式和时间应充分抓住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图文结合;在自然角的不断变化中,教师要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不断地探索新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将“仅供幼儿观赏”转变为“便于幼儿观察”,将“幼儿盲目观察”转变为“师幼有效记录”,让自然角真正“活起来”。 不要让追求美观凌驾于幼儿需求之上 自然角不是“摆设” 幼儿园自然角是幼儿园环境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 “幼儿是在与环境和人的积极互动中获得发展的”。我对自然角的认识,也是随着对孩子发展的学习而逐步深入的。一开始我并未充分认识到自然角的重要性,只把它当做班级区角创设的一部分。和我一起搭班的教师经验丰富,在学期初让家长带植物时,没有要求他们去商场买一些生长成熟的植物,而是告诉家长,只要用一些废旧的瓶子罐子装点土,种点豆子或者大蒜。起初我觉得这些植物并不美观,再看看其他班的自然角,精致的大花盆,郁郁葱葱的植物,让人看了心生羡慕。相较之下,我们班的自然角显得非常“简陋”。 但是,这个“简陋”的地方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幼儿总会悄悄地来到走廊的自然角,小声嘀咕着、讨论着,有的孩子甚至很久都不愿进入活动室。这里怎么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看看里面都有什么:种了豆子的小花盆,插了富贵竹的矿泉水瓶,还有养了金鱼的玻璃缸……有一天,我看到自然角围了好多孩子,正想提醒他们要回活动室,乐乐兴奋地拉着我的手说:“老师,我的豌豆发芽了,你看!”其他的孩子也好奇地围在一边。这“简陋”的自然角,原来有很大的价值:孩子们和家长种的都是豆子、大蒜等发芽时间短的植物,对幼儿来说,这都是极易观察到的现象与变化,这对于培养孩子的观察和发现能力十分重要;而种植的容器是一些废弃的瓶子罐子,更将废物利用、低碳生活的理念渗透在幼儿生活中。孩子的观察和发现让我惭愧,也教会我,自然角不是比美观,更不只是装饰,而是孩子观察学习的好地方。 以孩子为主体的自然角才有生命力 幼儿参与是环境创设根本 自然角的创设,不能只停留于形式,更不能教师包办。自然角的创设应该更贴近孩子的生活环境,创设自然角的目标要定位在使幼儿乐于参加自然角的活动,能通过简单的语言描述植物的显著生长变化上。自然角的植物最好是幼儿与家长一起种植、或者是家里阳台本来就有、或者是一起购买的东西,这样可以让幼儿感受到幼儿园与家的联系,既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情绪,同时又吸引幼儿的驻足。教师要尽可能挑选生长周期短、生长速度较快的植物(如花生、大蒜等),使幼儿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观察到植物的生长,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教师以选择简单、环保的种植器皿为佳,如矿泉水瓶、奶粉罐、冰激凌盒等,出于对美观童趣的考虑,也可以用颜料或者清漆对这些器皿进行适当装饰。 如何让孩子在自然角前驻足?如何让自然角持续地吸引孩子的注意?我开始翻阅关于自然角创设的相关书籍。其中,有个幼儿园的做法令我印象深刻。图片上,一个个大大的油桶错落有致地挂在一堵墙上,又有趣又便于幼儿观察。这样从幼儿的立场思考,让幼儿观察起来更方便,让更多的幼儿参与其中。于是,我尝试将摆放方式由“堆叠式”转变为“拉长式”,将原来的植物架搬走,收集了许多塑料大油桶,用奶粉罐增高,有间距地摆放在墙角。这样,孩子们来到自然角观察就不拥挤了。同时我还买了各种花草的种子,请家长带来些小蝌蚪和小乌龟,我和孩子们一起将种子种到油桶的土里,贴上相应的标识,每种植物配上一个观察记录本。之后的每天早上,来自然角的孩子络绎不绝。吃了饭,孩子们都会来到自然角,给这些种子浇水,或者看看蝌蚪、乌龟,然后再进行其他活动。当第一个嫩芽从土里钻出来时,孩子们别提有多高兴。一旦有新发现,我会鼓励孩子们当场把发现记录下来。 与此同时,我和班级的教师还将一些易于观察的小实验放在自然角,之后又放一些红蜗牛。自然角不断地有新变化,孩子们的兴趣也十分高。我们班的自然角,在不断变化过程中散发着新的光彩。 教师要会观察才能引导孩子观察 持续激发孩子的探索欲 教师应该真正关注孩子们在自然角的语言和行为,并通过查阅相关书籍补充自己在自然角指导方面的不足,真正关注孩子科学探究方面能力的发展。幼儿观察还没有明确的目的性,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指导,而植物的摆放位置,对幼儿的观察有着积极的暗示作用。自然角的摆放要有目的性,增加一些显著标识提示观察的方法、内容以及方向。幼儿观察时间应具有灵活性,教师可充分利用晨间来园、餐后、间点后等幼儿来往较少的时间。幼儿人流较少,更便于其观察与教师指导。教师要善于观察,以孩子的视角来审视、发现问题。其中,语言的引导极其重要。在观察过程中,不要过于担心孩子的安全,也不要过度限制孩子的行为,这样反而会抹杀孩子探索的欲望。教师应该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孩子,通过各种感官进行探索,从而使幼儿观察能力得到发展。通过反思我意识到,刚开始,出于安全考虑,却抹杀了孩子们探索的欲望,现在我在墙上贴了让他们摸一摸、看一看的标识,将植物观察内容分为观察叶子的厚薄、长短、大小、根的形状等内容。孩子们在看看、摸摸中了解到植物的特点。在此过程中,我逐步弥补自己的不足,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汲取智慧。 让孩子发现适合自己的方式 鼓励幼儿记录观察结果 教师参与到孩子的观察当中,引导他们用一定的方法去观察,并记录下来,这对孩子科学探索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记录的环境,投放观察记录表或观察记录本,如“温度记录表”、“植物浇水记录表”、“植物生长记录本”、“蚕宝宝日记”等;为孩子提供记录的材料,引导孩子发现适合自己的记录方式,如提供记号笔、油画棒、标识牌等。 记录的方式也要根据小中大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不同幼儿的个性喜好来决定。例如,小班幼儿绘画技能和语言能力发展水平较低,记录是一项比较困难的工作。教师可以画出大致形状,幼儿添画主要观察内容,再将幼儿的语言配以文字进行记录。在幼儿的绘画能力有所发展之后,可以逐渐让幼儿用画笔独立记录观察结果,教师再加以适当文字记录。相比于小班幼儿,大班幼儿的思维表现出了一定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教师可以指导他们更加客观、准确地记录,可引导大班幼儿运用图表与文字说明相结合的方法。 在记录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幼儿的观察,并进行个性化引导,在与孩子的交流中,促进孩子发现自我。对于动手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鼓励他们用画、贴、捏的方式进行记录;对于数字符号敏感的孩子,可以鼓励他们用统计填表的方式进行记录;对于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幼儿,可以鼓励他们用创编故事、儿歌的方式进行记录。教师的个别指导,可以使幼儿的记录能力得到很快的提高,促使幼儿更细致地观察和更深刻地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