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蕊乐园—让孩子爱上英语

你目前位置: 主页_幼儿园管理_经验交流_

手工制作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

时间:2013-10-21 14:45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侯娟珍 点击:
分享到:
■侯娟珍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重新组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一种有意想象,是创造力的核心。儿童期是想象最为活跃的时期,想象几乎贯穿于儿童的各种活动

    ■侯娟珍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重新组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一种有意想象,是创造力的核心。儿童期是想象最为活跃的时期,想象几乎贯穿于儿童的各种活动中。手工制作是儿童喜欢的结构性游戏活动之一,从立意构思到材料选择,从加工制作到成品修饰,每一个环节都为儿童的创造想象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和有利的条件。

    愉快的情绪体验引发了儿童创造想象的欲望。

    手工制作能够给儿童带来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又引发了儿童创造想象的欲望。其一,由于手工制作能够满足儿童动手的需要。随着新生儿的诞生与成长,从小手抓握东西开始,就证实了人的双手已具备操作的能力和活动的需要。无论哪种形式的手工制作活动,都离不开儿童手与脑的参与。儿童喜欢动手探究事物之间关系,更喜欢用手感知各种物质材料的特性。其次,“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对儿童来说自己动手制作玩具的过程也是一种游戏的过程,儿童乐于动手,更乐于自己动手制作玩具。他们在“做中玩”、“玩中做”,沉浸在对材料的摆弄和愉悦的操作之中。

    富有个性的构思拓展了儿童创造想象的空间。

    制作中的构思环节不仅激发了儿童的有意想象,而且拓展了儿童创造想象的空间。构思就是立意、创意。它是指在头脑中通过想象和思考,对所制作物体的造型、结构、色彩、装饰、成品效果、性能等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与手工作品本身相关的各种外部条件,进行全面计划与思考的过程。构思的这一内在加工分为三个环节:一是选择形象、捕捉形象,即作者在头脑中搜寻选择已有的表象,把它们作为创造新形象的基础;二是对这些已选择好的表象进行造型、构成、色彩诸方面的加工、改造与重组,在头脑中呈现初步的新形象,在这一过程中也可能同时出现其他设计方案;三是通过比较筛选出最佳方案。制作中的构思过程,也正是儿童从无意想象向有意想象,从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发展的过程。

    多种材料的呈现提供了儿童创造想象的条件。

    手工材料既是引发儿童探索的刺激物,又是他们主动构建对周围世界认知的中介,更是诱发他们创新意识的因素。材料丰富了儿童制作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出儿童制作的动机和构思,引起了儿童的制作联想和行动。制作材料的本质特性和多样多变特征,能使儿童通过制作活动,发挥出儿童的各种探索行为与周围生活环境之间互为推进的积极作用。手工材料的多变特性与儿童的手工行为有着密切关系,当手工材料的品种多样化时,可以拓宽儿童视觉观察与想象的范围,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拓展,进一步引发其探索性行为。同时,提供充足的、可启发儿童探究的材料,能引发儿童丰富的思维活动,从创造学角度讲,它给儿童带来了更多的灵感和顿悟,它能支持儿童的创新,使儿童敢想、敢探索;当众多的制作材料供于儿童选择时,儿童的创意会更加新颖且充满童趣。

    作品精细的修饰促进了儿童创造想象的提升。

    手工制作的最后环节便是对作品的修饰完成阶段。对儿童来讲,对所做作品的修饰是此阶段的重点之一,它一般包含对作品外观和功能两方面的修饰。但无论是哪方面的修饰,都伴随着儿童积极的思维过程,这对儿童的创造想象具有重要的影响。首先,儿童对作品外观的修饰非常重视,这缘于儿童对自己亲自动手制作的劳动成果的珍惜和对美的追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儿童为了使自己的作品能够锦上添花,会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小心而细致地修饰,以增强其审美性;而对颜色、线条、形状的感知与各种材料的选择与运用,正是儿童创造想象发展的过程。其次,处于对玩具功能的关注,儿童会在作品的功能上费尽心力进行修饰,探究作品的成型与功能之间科学关系的同时,无一不渗透儿童的创造想象,无一不是儿童创造想象发展具体而直观的体现。(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