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幼儿园老师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妈妈下班后去幼儿园接儿子,当时他正蹲在沙堆里玩得不亦乐乎,手里是一个妈妈没见过的工程车。老师告诉这位妈妈,这是另一位小朋友的,他通过又哭又闹又耍赖的方式成功地占有了一个下午。在他,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听到我们在说他,儿子抬起头羞涩地笑了笑。 妈妈俯下身子,耐心地跟他讲道理:“宝宝,我们把汽车还给小朋友好不好?” “不好。”他回答得倒真干脆。 “可是,这个汽车不是我们的,是人家的。小朋友要带回家给它洗干净。还有搂它睡觉的,你拿走了怎么行呢?我们把它还给人家吧,如果你实在喜欢这辆汽车,妈妈现在就带你去买一辆新的好不好?” “不好。” “那这样,我们先把汽车还给人家,然后回家吃饭。等明天天亮了,带着我们自己的汽车再来,如果小朋友同意的话,你们交换玩,好不好?” “不好。” 种种变通方案,儿子没有一个满意的,全部只回答两个字:“不好。”看来教育无果,妈妈只好强硬地拉起他回家,没想到他的反抗异乎寻常的激烈,哭得声嘶力竭,满头大汗。妈妈良好的素养终于用尽,在他的屁股上狠狠地踢了几脚,然后硬拉着他离开了幼儿园。 “我要这个。”“我要那个。”“我还要。”每当提到儿童,很多家长都会议论起儿童的这些口头禅。很多家长都认为这是儿童的自私,只知道要这要那,然而事实上,有谁看到儿童自私背后的真实原因呢? 儿童的占有欲望.实际上是儿童成长阶段的一种正常心理,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视为“自私自利”,说成是思想品德有问题。儿童到了3岁左右,就会产生明显的“以我为中心”的意识,往往是从“我”出发,而不知道还有“你”、有“他”、有别人,因而导致了独占行为的发生。这与“自私自利”有着本质区别。 而且,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他们还会不断地对周围事物感兴趣,就像饥饿的人在寻找食物,他们也会寻找能满足自己心灵的东西,不断地在环境或活动当中得到心灵的营养品。儿童在周围环境中找不到对其稍神有利的“食物”,他们的饥饿就会转移到对物品的占有上。这种情况完全可以看作是父母对儿童内心需求的忽视。 不过,家长一定不能忽视了儿童的占有欲,不要认为这是儿童的特性,而应尽量不要让儿童依附于某种东西之上,否则儿童就可能因此而逐渐变得更加自我,甚至自私。因此,当家长遇到儿童独占、抢夺别人的东西时,不要大惊小怪,更不应责骂儿童自私自利,而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