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蕊乐园—让孩子爱上英语

你目前位置: 主页_幼教日志_

运用观察法要注意的问题

时间:2014-07-18 07:43来源:http://yr.89sp.com 作者:苏晓倩 点击:
分享到:
作为教育科研中的一种常用的方法,观察法贯穿于研究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因此在运用观察法进行教育研究的时候,要注意下面的问题。 (一)将观察与分析紧密结合 科学的观察不仅仅
     作为教育科研中的一种常用的方法,观察法贯穿于研究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因此在运用观察法进行教育研究的时候,要注意下面的问题。

     (一)将观察与分析紧密结合
     科学的观察不仅仅是被动地搜集事实,更重要的是对事实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各种教育现象间的相互联系。因此,在观察过程中,一定要与分析研究相结合,通俗地说,即要求一边观察一边思考。
     1.务实创新精神
     抛开先入为主的想法,按照观察对象的本来面目提出问题,进行分析,在不断的分析研究中把观察引向更深的层次。如此循环往复,才能得到髙质量的观察结果
     2.务必深思细察,善疑多问
     观察者在面对观察事实时,一定要进行分析,不断地提出为什么,在分析研究中注视观察对象;不分散注意力,不漏掉细节。不轻易相信观察对象的变化,不急于下肯定性的结论。而是在缜密的分析、比较、思考、研究中,提出结论或观点。
     3.学会见机行事
     观察者在进行观察的时候,要根据观察对象的变化灵活地调整观察计划。同时又要及时、敏锐地捕捉观察对象的各种细微变化,从中找出联系,以使观察后果更丰富,或从中引出新的研究课题。

     (二)加强观察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要想通过观察得到令人满意的观察结果,除了选择好课题、制订周密的计划等之外,教师的观察能力和观察水平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对自己的观察能力进行训练与培养。
     1.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所谓良好的观察习惯,就是要勤于观察,乐于观察,精于观察,思想集中,态度认真,作风严谨。在科研中长期、系统、多方面地观察一个或一类对象,或者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观察多种多样的对象都可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在观察中,要注意学会各种观察方法,掌握不同类型观察方法的顺序、步骤,随手做记录。长期坚持下来,自然会形成高度准确的观察能力。
     2.不断学习,积累知识
     研究者的知识储备非常重要,因此平时要掌握必备知识,不断积累观察经验。观察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之上。因此,教师不但要具备本学科的知识,而且要掌握一些相关的学科知识。具有多方面知识,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富有观察经验的“内行”能从一个现象中看出“门道”,而一个“外行”却只能看看“热闹”;“识广”必须以“多见”为前提,但“多见”未必一定“识广”,关键是不断总结和自觉地积累观察经验。

     (三)培养自己的科研精神
     科研工作是一门苦差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作出巨大的牺牲,这种牺牲不只是身体的劳累,还有精神上的痛苦。因此,一定要培养自己的科研精神。
     1.要能吃苦,肯献身
     科学的观察需要具有忘我献身、刻苦耐劳的精神,必须从髙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出发,由兴趣发展为热爱,心甘情愿地把整个身心都献给教育科学研究工作。马克思曾说过,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杜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2.要能坚持,不放弃
     科学观察不是一次或一时就能获得成果的,观察遭到失败,或者出现谬误,或者一无所获,是常有的事。为此,只有坚持不懈,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穷追到底,不怕挫折,不怕失败,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前进,有所成就。
     3.要敢质疑,重事实
     创造性的科学观察,发端于质疑,在这个意义上讲,科学观察就是为释“疑”提供事实的。然而大胆质疑决非胡乱猜疑,而是要尊重事实,正确反映事实,从事实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4.要谦虚,要细心 ^
     科学观察的大敌是孤芳自赏,自以为是,粗枝大叶,漫不经心。随着时代的推移,教育科学研究的难度将越来越大,更要求在观察中处处留心,全神贯注,才能明察秋毫,打开教育科研的门径。精确、敏锐的观察力以及与科学观察相适应的优良品质素养,不是生出来就有的,天才来自勤奋,才干来自实干。只有不断地实践,才能提高观察水平,获得有价值的观察成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