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蕊乐园—让孩子爱上英语

中班手工教案——我为蚕宝宝做个家

时间:2013-07-10 08:39来源:成都幼师实验幼儿园 作者:朱虹 刘代菊 点击:
分享到:
活动来源: Sammy,我们家里有蚕宝宝。 你哪儿来的呀? 是我养的蚕宝宝,变成参蛾生的蛋呢! 是吗?蛋都变黑了,快生蚕宝宝了! 大家可乐了,都争着给蚕宝宝修间房子,随着孩子们
 

活动来源:
“Sammy,我们家里有蚕宝宝。”
“你哪儿来的呀?”
“是我养的蚕宝宝,变成参蛾生的蛋呢!”
“是吗?”“蛋都变黑了,快生蚕宝宝了!”
大家可乐了,都争着给蚕宝宝修间房子,随着孩子们的兴趣我们设计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及想象力。
 
活动准备:陶泥。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师:如果你们把蚕宝宝找到后,你们还想不想再让蚕宝宝到我们班上来做客呢?
师: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床可以睡觉,可我们把蚕宝宝接回来后它睡在哪里呢?它没有睡觉的地方怎么办呢?
(通过谈话活动引出为蚕宝宝修房子)
通过谈话幼儿思考并想出自己的办法。

二、操作活动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到陶吧去,我们用陶泥为蚕宝宝做个家,好吗?
幼儿跟随教师到陶吧,幼儿自己发挥想象,动手操作。

三、参观分享活动
幼儿做完后,把各人的作品摆在教室里,大家在教室里自由参观,并相互讲解自己的作品。
 
活动反思:
1.泥工活动中,幼儿情绪非常愉快,每位幼儿都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动手操作,发挥想象,做出自己想做的房子。

2.在活动后老师将幼儿的作品再进行加工烧制,让所有幼儿都感受成功的喜悦。

主题活动反思:
这样的系列主题科学活动能让幼儿进行长期系统的观察,而饲养活动是儿童科学活动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是儿童探索生命科学的重要方法。在喂养、照料等饲养活动中,极大地提高了儿童探索的兴趣。幼儿可以通过多次并反复的观察、探索,不断关注“蚕”这种动物,在与它们平凡的接触中,连续的、较持久地探索生命科学的奥秘,对于幼儿获取大自然的丰富经验是不可或缺的;孩子的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发挥主动性,用多种方式来启发孩子们学会观察和学会合作,合作式的学习形式表现突出,我们不仅把这种分组学习的方式应用于科研活动,也将其应用到其他领域,整合到数学、语言、艺术等活动中。
 
活动评析:
中班活动《蚕》这个主题活动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多组系列活动促进了幼儿智慧均衡和加速发展。在寻找蚕种、养蚕、种植桑树、参观丝绸厂以及多领域渗透的系列活动中、《春蚕从哪里来》这一主题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是教师在贯彻《纲要》的过程中以幼儿发展为本,为幼儿一生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生成和预成。

活动设计中将特有的成功的学习环境设计,渗透到幼儿的学习过程中,幼儿在“特色的蚕房”、“桑树林中”自己去观察、实践,提高了劫儿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活动的直观性、实践性,使幼儿在与自然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去探索发现,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活动在师幼互动、幼幼互动中层层推进。幼儿从接受式学习发展到自主学习、充分学习和有效学习,改变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接受的地位,在自我表现、自我发现、自我寻找,在比较、探索中找到答案,满足了幼儿好奇心的需求,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教师将枯燥的知识游戏化,满足了幼儿游戏的需求。通过直观生动的多种形式的活动,教师有意为幼儿创设的游戏空间中,让幼儿轻松掌握了有关“蚕”的相关经验,体现了教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该主题活动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在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中教师与幼儿共同成长。

(点评:成都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彭绘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