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项:教育部全国幼儿健康教案优秀奖 学情分析 本活动选自《吉林省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大班蔬菜主题)》。小朋友们都知道每天喝的豆浆是黄豆做的,那黄豆是怎么变成豆浆的?黄豆又可以做成哪些食品呢?我们通过此活动向幼儿一一介绍,在细致的观察、比较中获取知识经验。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豆制品的喜爱。 2.观察、比较黄豆的外形特征,初步提高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 3.引导幼儿在观察、比较黄豆外形特征的基础上,知道豆浆的简单制作过程,并了解黄豆还可制成其他豆制品。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课件,干湿两种黄豆(人手一份),豆浆机。 活动过程 1.导入 师:小朋友,我是黄豆宝宝,我还把我的好朋友都请来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玩。让我们先来看看黄豆宝宝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自己盒里的黄豆宝宝,等会儿告诉大家。 2.展开 (1)初步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 在课件中提出问题:黄豆宝宝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进一步引导:观察黄豆宝宝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 师:(小结)黄豆宝宝是一粒粒黄颜色的圆溜溜的小豆豆。 (2)进一步观察比较干湿不同的黄豆的外形特征 利用课件提出问题:泡过的黄豆和没泡过的黄豆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观察并比较干湿不同的黄豆。让幼儿谈谈发现了什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教师和幼儿一起分析、讨论原因,让幼儿通过亲自体验发现秘密。 师:(小结)黄豆宝宝只要在水里泡上一天,就会比原来大一些,软一些,颜色浅一些。 (3)现场制作豆浆,观看豆浆的制作过程。 师:黄豆宝宝的本领可大了,会变许多魔术,小朋友每天喝的豆浆也是它们变出来的。(观察傲豆浆的过程,了解制作豆浆的方法) 师:请小朋友睁大眼睛,看看黄豆宝宝是怎么变成豆浆的?(教师操作,幼儿一起说:“变变变。”) 教师倒出豆浆后提问:黄豆宝宝呢?它没有了,变成什么了?豆浆是什么颜色的? 师:豆浆是生的,还不能吃,应该怎么做? (教师煮豆浆) 分析: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比较观察泡过和没泡过的黄豆的不同,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提高了幼儿的感知能力。运用变魔术的口吻,请幼儿观看豆浆的制作过程,幼儿身临其境,兴趣极高,恨不得马上吃到“变出来”的豆浆。有的幼儿看到教师做出来的豆浆就问:“老师,豆浆能不能吃了呢?” 还有的幼儿问:“什么时候能吃豆浆呀?”可见,幼儿吃豆浆的兴致已被调动起来了。 在煮豆浆的同时让幼儿观看课件,了解黄豆还能做成其他的豆制品。并理解“豆制品”一词。 师:我们黄豆宝宝本领可大了,除了能做豆浆,还能做许多东西呢。现在请小朋友看录像,录像里的东西都是用黄豆宝宝做的,到底是什么呢?请大家睁大眼睛看仔细,等会告诉其他小朋友。(看录像) 师: (小结)豆腐、素鸡、豆腐干、油豆腐等,都是用黄豆宝宝做出来的。 幼儿品尝各种豆制品,了解到黄豆营养丰富,培养幼儿喜爱豆制品的情感。 活动延伸:到自然角观察黄豆宝宝的另一个变化——黄豆发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