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午餐时间了,喷香的饭配上可口的菜,大多数小朋友都狼呑虎 咽地吃起来。可我发现,平时进餐习惯非常好的沣沣小朋友却撅着嘴、 皱着眉头,用筷子拨弄着饭,不往嘴巴里放。于是,我走过去关切地问 他为什么不吃饭。他说:“太多了,我吃不下。”(其实饭是根据每个孩 子平时的进餐情况盛的,对他来说并不多。)于是,我鼓励他:“沣沣是 个乖孩子,不吃饭是不行的,没有力气参加下午的活动,而且不吃饭是 长不大的。”他很不情愿地开始吃饭,可刚吃了一会儿,他就大哭了 起来。我问他为什么哭,他说:“我没有喉咙,我一口也吃不下。”他的 话引得其他的小朋友哈哈大笑。我听了也觉得很好笑,同时觉得孩子 还蛮“幽默”的。于是,我对他说:“来,给老师看看你的喉咙是不是 真的没有了。呀,真的没了!那么,喉呒到哪里去了? ”我故意上下左 右看了看,然后弯下腰假装从地上捡起一个东西攥在手里说:“呀,我 在地上捡到了一个喉咙。我来帮你装上,这下肯定能吃饭了。”然后假 装给他安上。在我的鼓励下,淖沣终于把饭吃完了。下午放学,他妈妈 来接他的时候,我向她反映了这一情况。他妈妈说,因为早晨给孩子吃 得太饱了他中午才不好好吃饭的,以后会注意的。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而有些想法他们不善于用 言语表达而由行为表现出来。如果教师无法破译这份密码,师生间就难以沟通,这样就会影响孩子的发展,甚至会使教师对孩子产生偏见,认 为孩子“怪”、“难弄”,而孩子也会和教师渐渐疏远。所以,当孩子表现 出某些不适宜行为时,教师不可武断地下结论,而是要了解清楚事情背 后的原因。尤其是当一些平时表现很好的孩子,突然表现异常时,教师 要更加重视。在某些特定的时刻,教师可以先采取温和的手段处理,随 后再通过和家长交流了解深层次的原因。正如案例中针对孩子不爱吃饭 的行为,教师先是劝勉,不管用后,又对孩子的童言趣语进行了幽默的 应对,给了孩子一个台阶下,让他能够轻松愉快地进餐。随后在孩子放 学时,向孩子的家长了解了情况,家园合作,一起避免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