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蕊乐园—让孩子爱上英语

你目前位置: 主页_幼儿园管理_教研思考_

幼儿园开展园本教研活动的新思路

时间:2013-06-15 11:37来源:http://yr.89sp.com 作者:英蕊 点击:
分享到:
新《纲要》追求的教育理想是创造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它需要通过教师的工作去实现的。因此,对高质量的幼儿教育的要求,最终必然会转化为对教师的要求。重
 
    新《纲要》追求的教育理想是创造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它需要通过教师的工作去实现的。因此,对高质量的幼儿教育的要求,最终必然会转化为对教师的要求。重视教师的发展是当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时,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幼儿园园本教研这一个针对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而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由一线教师为研究主体的研究活动,是幼儿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幼儿园发展、进取的基石。朱慕菊副司长在《纲要》培训班上的讲话中曾指出:“我们要建立以园为本,自下而上的教研工作模式”。因此我们以有效的教研活动为依托,尝试着从本园的实际、从教师的实际出发,探索幼儿园的园本教研新路,以期促进本园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研组是开展园本教研的重要阵地,它承担着两方面的研究任务:一方面是研究教育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方法,解决妨碍教学质量提高的倾向性问题。另一方面是通过研究,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同时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因此,实施园本教研必须立足教研组。下面谈谈我园的园本教研一些探索:
    一、以“两个原则”为根本,在园本教研中贯彻《纲要》理念精神。
    我们的园本教研目标是:通过园本教研,促使“纲要”精神有效地融入到幼儿园各项工作之中,有效地加快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为此我们树立了在园本教研中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
    一是人人参与原则。
    在贯彻“纲要”过程中,只有每位教师都参与园本教研,才更有可能让全园每个班级的每个幼儿得到“纲要”新理念引领下的教育,孩子们也才有可能更好地发展。同时园本教研则是大家一致公认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佳途径。因此,园本教研必须遵循“人人参与”的原则。
    二是务实求真原则。
    所谓“务实”,即有组织、有计划、扎扎实实、有血有肉地开展教研。为此,我们提出了三个务必:务必带着“纲要”理念去找问题,务必引用“纲要”理念研讨问题,务必以“纲要”理念去检验所解决的问题。所谓“求真”,指的是将自己的实践(务实)所得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继“务实”(实践)后的“求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既
要讲“务实”,也要做到“求真”。
    二、以学习《纲要》为抓手,在研读讨论中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
    理论学习有利于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帮助教师形成与正确教育观念相吻合的教育行为策略,为更好的带领半日活动提供基础与保障。例如,在学习《新纲要》的过程中,我们在平时自己熟读《纲要》精神的同时,在教研活动中结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活动,如“如何正确评价幼儿”、“如何协调家长、学校、社区的合作伙伴关系”等问题,教师在讨论中各抒已见,在争辨中,大家对《纲要》精神更理解了,教师们端正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树立了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并知道如何运用纲要精神去处理问题了。又如在学习“集体活动中如何帮助幼儿提升有效经验”时,我们先组织教师学习理论知识,帮助教师界定什么才是“有效经验”,接着又展示一系列情境让教师讨论在集体活动中哪些内容是具有提升价值的,并讨论尝试找寻策略,最后每人撰写与之相关的随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完成了理论的学习活动。
    三、以区域活动为载体,在解决问题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区域活动是一种幼儿的主体活动。幼儿通过操作、摆弄、发现、讨论、拼搭等活动来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过去我们是根据各班活动空间的不同,分别要求设置5——7个活动区。对于区角内容、如何指导没做具体的要求。由于教师们水平不同,区域活动开展的情况也大有差异,因此出现了不少问题:例如有的班《娃娃家》材料少,幼儿玩的很单调;有的班《数学操作区》材料没有挑战性,不能适应不同水平的幼儿;还有的区域设置没有明确的活动规则,活动过程比较乱……。由于那时每个班都设置了较多的区域,因此教师在材料的投放、活动的组织等方面都遇到了困难。后来,我园在区域活动的设置上做了一定的改进,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如要求老师多准备材料、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等,但效果不明显,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真正发挥区域活动的功能,今年11月份,我们组织教师针对“区域活动的问题在哪里”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原因:
    1、教师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对区域活动不够重视。
    2、区域设置面多而广,造成了搜集材料难、组织活动难。
    3、一些教师对开展区域活动存在困惑,需要专业指导。
    针对以上问题,大家展开讨论:提出尝试“阶段性主题下的区域活动”。即教师以一个主题为背景,扩散性地设置几个区角,这样既可以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要求,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劳动;另外鼓励教师开展开放式的区域活动,相邻班级可以合作参与,这样既能实现资源共享,又能扩大幼儿的交往空间,更好地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区域设置具体做法如下:
    1、各班灵活设置3——4个区域,并根据本班教师及幼儿的实际,至少形成一个特色区域。
    2、区域设置根据教学目标及幼儿的兴趣阶段性地更换。比如:10月份可以以美术为主题开展区域活动,11月份还可以以数学活动为主题进行,灵活运用。
    3、邻班可以结为友好联盟,互相参与、合作。
    4、组织区域活动时,教师要以观察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其中,不断提高组织能力。
    通过讨论,大家提高了对区域活动的认识,明确了目标。由于有了专项指导,大家的思路更加清晰了。每位教师都根据自身及班级实际,努力创设富有本班特色的区域活动,积极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使其在区域活动中获得满足。同时,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更加明确,在活动中能给予幼儿正确的指导,保证了区域活动的有效进行。
    四、以一课多研为依托,在讨论点评中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在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教研活动中开展“一课多研”,目的就是想训练教师学会发现问题,反思教育行为,在反思中提高教育实践能力。对于教师来说,能明显感受到自己进步的学习方式就是不断地试教,也就是常用的跟进式手段:上课-评课-再上课-再评课。循环往复,在反思中完善教育活动。每一次试教,都会面临新的教育情景,出现新的问题,引发新的思考。我园的“一课多研”采用了一摩、二评、三提高的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摩:即组织教学观摩。首先确定观摩内容,分别由二位教师同时设计教学活动,然后组织教师观摩。选定的教师一般都是老、中、青结合,目的是让两个案例的思路、设计存在着较大差异。不同的教学形式,不同的组织风格,为教师们反思教育行为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如:十月份大班教研组开展了数学教学“7的组成”的观摩活动,年轻的钱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课件,课件的应用,孩子们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泼、热烈,而另一位老教师潘老师的设计更注重幼儿的实践感知:她把各类种子应用到了教学中,让幼儿在亲自操作、感知的基础上学习7的组成,完成了本节教学活动。教师们在观摩中感受到了两位教师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许多教学点滴都引发了大家的思考,激励着他们去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
    二评:即课后组织教师进行评课。评课,其实也是一次开放式的教研“大练兵”。首先由主讲教师介绍自己这节课的教学思路及课后反思,接着由观摩教师点评,由于大家看问题的切入点不同,提出的观点也各有所异。点评的过程,也是大家共同反思、调整的过程。
    三提高:通过点评、总结,改进后的教案更加完善,然后我们组织教师进行二次上课、二次评课。在整个观摩活动中,每一位教师都经历着同样的感受:就是在不断的梳理、反思中逐步明确教育思路和教育目标,学会了如何寻找问题,如何改进教学,切实提高了教学实践能力。事实证明,一课多研可以实现教师之间优势互补,思维互补,大家能以开放的眼光接纳别人,反思自己;一课多研可充分拓展教师的思路,感受多角度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短时间实现思考---实践---再思考---再实践的提升,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我园园本教研还仅仅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如何在园本教研探索新途径、新方法,促进幼儿的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还有待我们不断努力、进一步探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