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他还说:“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的最大乐趣。”有的父母把一切事物都安排得十分妥帖周到,从来就没有什么事需要孩子自己去考虑、去想办法、去解决、去处理,长此以往,会扼杀孩子的思考能力,更谈不上解决问题的能力了。妈妈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给孩子创造一个思考的空间。 如果说,想象力给孩子的思维插上翅膀,让他在文学艺术领域畅游的话;那么空间数理逻辑将给孩子带来探索自然科学的无限乐趣。精于分析的头脑、有条不紊的逻辑推理、大胆过人的谋略,无一不是从这里而来。因此,当我们说一个人是成功的,成绩是卓越的时候,他的身上—定汇集了这两方面的发达的思维能力。 曾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铜牌奖及亚太数学奥林匹克银牌奖的林英豪,从小妈妈就给了他许多思考能力的训练机会。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经常问个不停,妈妈常针对孩子的提问,教他一些常识,从日常生活中捜集教材,通过巧妙安排,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通常孩子有疑问时,妈妈总是要他想一想,而不是马上给他答案。偶尔遇到难解决的问题,稍一提示,孩子便想通了,如果真没办法,妈妈再告诉他答案。 其实妈妈不妨经常提出些问题让孩子去解决,让他们从中多方思考、探索,寻求多种途径和方法开拓思路,从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法中,找出最好的答案来。 当普通人拘泥于一种思维方式而没有任何创新时,优秀人物表现出—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让人们惊讶。但正是这种独特的逆向思维方式给人带来了无数的成功机遇。正如牛顿看到苹果落地会感到惊讶一样,这种思维能力将人的思考引向深处。而这种思维能力应该在童年时代加以培养和鼓励,因为孩子总是喜欢做出不同凡响的事来吸引大人的注意,要利用孩子这种心理来弓丨导他们。 怎样培养孩子爱思考的好习惯,具体如下: 1.引导孩子独立思考 许多孩子在遇到疑难问题时,总希望妈妈给他答案。如果妈妈对孩子有问必答,虽然解决了孩子当时的问题,但从长远来说,孩子会养成依赖妈妈的习惯,遇到问题时不会独立思考,不会自己去寻找答案,这对发展孩子的智力没有好处。 2.善于对孩子发问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如果孩子经常面对各种问题,大脑的思维就会比较活跃。因此,妈妈要想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就要多向孩子发问。 3.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 调查显示,在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思维比较活跃,分析问题也比较透彻。而在专制的家庭气氛中成长的孩子,则不敢畅所欲言,容易受家长的暗示而改变主意,或者动摇于各种见解之间,或者盲从附和随大流,这就影响了其思维独立性的发展。 4.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 许多孩子都有较强的好奇心,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每当见到一个新事物,总想更深入地去了解。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因势利导,鼓励孩子的探索精神,并启发孩子“异想天开”。 5.让孩子来处理问题 孩子的学习、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孩子的问题,妈妈不要一味地包办,应当与孩子一起讨论、共同设计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需要分析、归纳,需要设想解决的方法与程序,这对于提髙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好处。 6.丰富孩子的知识与经验 许多孩子之所以不能很好地思考,不是不知道思考的方法,而是在逻辑思考或者推理的时侯,往往因为知识和经验有限而无法得出准确的结论。因此,各位妈妈要注意丰富孩子的知识与经验,让孩子拓展思维的领域。 7.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 推理能力是思考能力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推理需要对概念等有深刻的理解才能进行。父母平常要对孩子解释一些概念性的事物。 8.与孩子玩一些思维游戏 关于思维的故事能够训练孩子的逻辑推理,妈妈不妨在生活中给孩子也创造一些游戏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思考好比播种,行动好比果实,播种愈勤,收获也愈丰。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孩子,才能品尝到金秋的琼浆玉液,享受到大地賜予的丰收喜悦。不会思考的人就会一无所获,善于思考的人才会享受到收获的喜悦。不断地给自己提出问题,反复地思考问题,独立地解决问题,无疑将使自己接近成功的殿堂。 来自:《有多么温柔的母亲,就有多么优秀的孩子》作者:赵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