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蕊乐园—让孩子爱上英语

你目前位置: 主页_育儿百科_育儿知识_

怎样教4~5岁儿童学习测量

时间:2014-06-04 09:01来源:英蕊少儿英语网 作者:编辑组 点击:
分享到:
测量是认识物体量的手段。正如我们可以通过计数认识物体的数目,我们也可以通过测量来认识物体量的多少,如长短、粗细、 厚薄等。不过,测量要比计数难得多。3~4岁的儿童对物体
测量是认识物体量的手段。正如我们可以通过计数认识物体的数目,我们也可以通过测量来认识物体量的多少,如长短、粗细、 厚薄等。不过,测量要比计数难得多。3~4岁的儿童对物体的量的感知还是比较笼统的,他们只会用“大”“小”这样的词语来表示各种量的差异。
 
到了 4~ 5岁,他们能够比较物体的长短、粗细厚薄等量的特征差异。不过,即使这样,4~ 5岁儿童学习测量也是非常初浅的,我们称为自然测量。

所谓自然测量,就是利用自然物如手、绳子、纸条、玩具、小棒、脚步等作为量具来测量物体的长短、高矮、粗细。在幼儿阶段,还不能做到用标准的测量工具和计量单位来进行测量,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儿童生活中的物体来教孩子学习测量。

最初教儿童学习测量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一一摆放的方法 (即选择等长的量具一个接一个地摆放在测量对象需要测量的地方)。以测量桌面长度为例:我们可以用吸管进行摆放,帮助孩子认识到桌面的长度就是5根吸管的长度。这样做有助于儿童在计量单位和测量对象之间建立等量关系。理解这种等量关系是理解 测量的开始。

随着儿童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可以逐渐过渡到用一个标准长度单位通过“首尾相接”的方法来进行连续的测量。这时候,孩子可以在头脑中想象出一张桌子的长度和若干根吸管的长度相等,从而得出测量的结果。不过,这对于4~5岁的孩子来说,还是相当困难的。

我们还可以引导孩子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来测量同一物体。当孩子已熟练掌握测量的方法时,家长就可以鼓励孩子用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比较结果的不同,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两次量的结果不一样? ”让孩子认识到用不同的量具测量同一个物体时,其结果是不同的。当我们要比较两个物体是否等量时,应该用同一种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才能正确地比较出结果。

由于测量活动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家长的参与 导和示范。测量前,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确定测量的对象,选择测量的工具。例如宝宝,你知道我们家的这张桌子有多长吗?”“用哪些东西可以当尺子来量一量桌子呢? ”此时,家长应充分调动孩子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给予孩子思考的空间,不要像例行公事一样将任务交待给孩子。
 
当孩子选好量具后,可先让孩子自己动手量一量,哪怕量的方法是错误的,家长也不要急于纠正,而是等孩子量完并报出结果之后,再和孩子一起测量,然后比较两次结果是否一致,若有出入,家长可引导孩子思考原因,并当着孩子面再次进行测量,引导孩子观察你的测量方法,特别是测量时量具之间不能有空隙或是重叠,量具应从头开始摆放等细节。最后再让孩子自己测量一次,并加以验证。

在测量的最后,家长应鼓励孩子将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这样做可以让孩子在用数字记录测量结果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10以 内数的实际意义以及计数和量的关系。来自《0-6岁小儿数学教育》主编:张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