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蕊乐园—让孩子爱上英语

你目前位置: 主页_育儿百科_育儿知识_

生命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永恒主题

时间:2014-05-07 12:04来源:英蕊少儿英语网 作者:编辑组 点击:
分享到:
正视对青少年儿童进行死亡教育。 在很多情况下,青少年之所以自杀,并不是因为不懂得生命的宝贵、害怕面对挫折,而是不知道也从没想过,死对他们自己和他们的亲人意味着什么。
正视对青少年儿童进行死亡教育。
 
在很多情况下,青少年之所以自杀,并不是因为不懂得生命的宝贵、害怕面对挫折,而是不知道也从没想过,死对他们自己和他们的亲人意味着什么。

2003年11月7曰的《潇湘晨报》报道说:“5日清晨,沅江市11 岁的郭玲因为无法将用于购买计算器的5元钱交给老师,受强烈的自尊心的影响,喝下一瓶敌敌畏自杀身亡。”

同年11月8日的《现代快报》又这样报道:就在全校学生忙于期中考试的时候,江苏宜兴铜峰中学初二一班的15岁女生小丽同学却服毒自杀。据记者调查,小丽的英语老师此前在全班同学面前骂小丽是猪,而且是猪中极品。
 
隔这么短,两名花季少女就为自己宝贵的生命划上了句号。这无论如何都是让人深感悲愤和痛苦的。不少人对这两件事的反应是:呼吁对青少年加强挫折教育、生命教育,谴责个别教师职业道德的沦丧。

但我觉得,仅仅这样做,还不足以将死神从青少年身边赶走,在很多情况下,他们之所以自 杀,并不是因为不懂得生命的宝贵、害怕面对挫折,而是不知 道也从没想过,死对 他们自己和他们的亲人意味着什么。

存在主义哲学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世界上最脆弱的一棵苇草,但却是一棵高贵的苇草,因为人知道自己要死亡。的确,人对死亡是有着明确的自我意识的,也正由于这种意识,才使人对生命备加珍惜,因而能在积极的生命意识的作用下,努力成就自己的一生。可作为非正常死亡的自杀,却并非肉体生命发展的自然结局,而是人的自由意志的断然抉择。

话虽这么说,可对青少年而言,长期以来,由于死亡教育的缺失, 他们对于“死”意味着什么,缺乏最常识的了解和思考。

据我了解,国外很多学校开设有死亡教育课程。如在英国小学的课堂上,滨葬行业的从业人员或护士,对小学生谈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并让学生轮流通过角色替换的方式,模拟一旦遇到如父母因车祸身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感觉。英国教师认为,这门课程将帮助学生体验遭遇损失和生活方式突变时的复杂心情,学会在非常情况下对情绪的控制,因为很多人自杀都是以情绪失控为起点的。

然而,由于我国特有的忌讳死亡的文化传统,使死亡教育很难得到认同。《半岛都市报》曾报道,某学校老师在讲完课文《生命生命》后,要求每位学生为自己做一篇悼词:先假设自己死了,然后再用倬词的形式,追忆一生。老师的初衷是让学生以此加深对生命的体验,感悟人生的不易和生命的珍贵。可此举立即引起家长的强烈反知,国内不少媒体也借机炒作,认为有违社会风俗。

但在我看来:我国青少年亟待普及死亡教育,其目的是让其了解死意味着什么,并体会死给亲人带来的巨大悲痛。开展死亡教育的最佳时期是青春期萌动前,其内容应包括:介绍死亡知识,让青少年亲自扮演死者、伤者、孤儿等,从情感上体验与死相关的情景,对各种与死相关的打击、挫折、损失有准备,对青少年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性。青少年只有在情感、人格、人性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健康发展,才能自然体验到做人的尊严和生命的可贵。
 
总之,生命教育和挫折教育是青少年儿教育的永恒主题,死亡教育则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让死亡教育尽快在青少年中得到普及,是刻不容缓的事。

敎育指南

死亡教育?对这种说法,你是不是觉得太过夸张,或者,会不会觉得实在没有 必要?而如果你的孩子回到家里,对你说:妈妈(爸爸),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让 写父母死了之后我该怎么办?这时,你会怎么想?
 
也许你肯定会被气得火冒三丈, 恨不得立马拉着孩子找老师算账:你这是什么意思,我又没有什么地方得罪你,你凭什么咒我死啊!

可是,我想告诉你的是:别急,先听孩子说完,然后坐下来认真想一想,老师这样做,是不是有他的道理。看了上面的文章,我想,不管你是家长,还是老师(老 师的另一个社会角色,也是家长),都会恍然大悟:老师这样做,原来是为我的孩子着想,是在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突然灾难发生时,告诉他如何正确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如何咬紧牙关,闯过生活的风雨。

实际上,生活中的很多事情,谁都难以预料,如果能让孩子早一点儿学会应对生活的突发变动,这不是留给他们的一份最好礼物吗?毕竟,谁也不希望孩子因为遭遇亲人的突然离去,而在难以控制的悲痛情绪中,去做什么傻事。

当然,要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不一定全部靠老师,作为家长,你也完全可以。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和孩子一起,回忆你自己逝去亲人时的伤痛,品味从痛苦中艰难抬起头来,结续努力前行的人生经验。一旦明白了这些,他们就会更加珍惜生命,不会轻易走上那条让人伤心的不归路。来自国际文化出版社 《千万别教坏孩子》 编著:曹保印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