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会用语言表达愤怒,只会大喊大叫、大哭大闹怎么办? 有些孩子一旦发现要求不能得到满足,就大哭大闹,有时还会无休无止。此时,父母的沮丧和愤怒也常常急剧增长。孩子不会用语言来表达愤怒往往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如果仅从语言教育的角度来看,婴幼儿不擅表达的原因可能和家长对事情的简单化处理有关,比如大人不耐烦的指责、呵斥抑制了孩子的说话欲望; 或者由于孩子平时就缺少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导致他不擅用言语发泄愤怒的情感等。但是如果孩子一不称心就大哭大闹、纠缠不休,家长要面对的就不光是语言问题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发现其中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 (1) 家长的溺爱、迁就使孩子把哭闹当作满足各种愿望的武器。孩子对养育者态度的观察要比大人们想象得更为敏感,当他发现哭闹几回就能满足自己的愿望时,会本能地反复使用。如果成人不分是非对错地一味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将得到一种长期的暗示,即这些要求都是合理可行的。当成人无法满足孩子时,他就会无理取闹、任性纠缠。所以从一开始家长就要学会理智地对待孩子的需求,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婴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尚不成熟,使他们对某些事情无 法理解而哭闹不止。对于年龄偏小的孩子,特别是3岁以下的孩子来说,他们往往不能完全理解诸如他人的想法、玩具的丢失等现象。比如在与同伴交往中,由于不知道别人的想法是和自己不同的,再加上没有形成合作与分享的概念,所以很容易和同龄伙伴发生冲突。这时我们时常会看到一些孩子大哭大闹、伤心不已,但这却是他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只要家长多鼓励孩子的社会交在活动,并耐心地加以引导,这种现象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 消退。 (3) 由于长期缺乏心理安全感,一些孩子用叫喊和哭闹发泄紧张、焦虑的情绪,生活中,我们偶尔会碰到几个极易哭泣或发怒的孩子,这些孩子的哭闹常常没有什么具体的原因,一些在旁人看无关紧要的话就会触动他们嚎啕大哭,情绪十分激烈。从表面看来这的确让人匪夷所思,但是孩子的任何反常行为都是有原因 的。例如:有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待孩子的态度喜怒无常, 心情好的时候和孩子玩玩,心情不好时就一顿打骂。这往往使得弱小的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是对的,什么时候又是错的。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胆小、自卑,往往采用极端的方式来吸引成人的关注。 (4) 一些孩子的大喊大叫是对家长日常行为的直接模仿。当我们对孩子乱喊乱叫的行为尴尬苦恼之时,有没有想过自己平时也曾对孩子或家人大发脾气呢?作为父母,我们可能也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日常行为。孩子的表现有时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我们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孩子学习、模仿的对象,所以言传身教一直是一种经典的儿童教育方法。来自《0-6岁小儿语言教育》作者 周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