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蕊乐园—让孩子爱上英语

你目前位置: 主页_育儿百科_育儿知识_

儿童要学会交往

时间:2013-10-29 12:13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编辑组 点击:
分享到:
儿童要学会交往,从中体会到分享的快乐,是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的。 创造分享的家庭氛围 让儿童学会分享,而不是教会儿童分享。分享,不只是一种行为方式,还是一种美德,更是儿
儿童要学会交往,从中体会到分享的快乐,是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的。
 
创造分享的家庭氛围
 
让儿童“学会”分享,而不是“教会”儿童分享。分享,不只是一种行为方式,还是一种美德,更是儿童日后学会与人交往的基础。让儿童学会分享,关键在于体验。体验分享,才能从内心理解分享的意义。
 
可是,小儿童也能理解分享的意义吗?当然可以,儿童并非没有理解力。不过,儿童理解事物的方式与大人不同。你跟大人口头解释,大人就能明白你讲的事情但你对儿童讲半天,可能他都似懂非懂。让儿童理解,需要给他亲身体验、感受的机会。儿童体验到了,才能理解。要让儿童理解分享,根本的解决方法不是说教,而是让儿童与身边的环境互动,体验、感受然后理解。
 
所以,聪明的父母,首先要有为儿童创设充满“分享”的家庭环境意识。儿童身边所有的人、物、事件、情绪,统统构成他的成长环境。当环境中充满了分享的意识、情绪、行为时,儿童的“分享”也会从心底发生。如果说学会分享有一个终极目标,那么就是让儿童自发地分享,而不是被动遵守成人制订的“分享规则”。
 
用恰当的方式评价儿童
三四岁的儿童,都很在意父母及长辈对自己的评价。当家长给予其他小朋友很髙的评价时,儿童心里会很不舒服。尤其当父母拿自己儿童跟其他小朋友进行比较时,儿童的这种感觉会更强烈。每当这个时候,本来玩得好好的儿童可能会突然抢走他正与人分享的玩具,或对其他小伙伴发脾气。
 
不论儿童做得如何,家长只要对儿童说:“你看看,小姐姐把她的玩具给你玩,她对你多好啊!”这样说就会让儿童体会到小伙伴的友爱,而不会因为小伙伴比自己的表现好并受到表扬而产生嫉妒情绪。而且,儿童还会意识到,如果自己把玩具让给小伙伴玩,自己也会得到表扬。慢慢地,他也会松开自己手中紧握的玩具。
 
总之,家长不要让儿童被掩盖在其他儿童的光环之下。为了让儿童体现自身价值,家长可以经常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家里做客,让儿童表演他最得意的节目,这样既能让儿童在同小伙伴的玩耍中体验到分享的乐趣,又能帮助儿童学会与人交往。
 
表扬儿童的分享行为
4岁的小帅帅生活在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备受呵护,她想要什么总会有人千方百计予以满足。奶奶有句口头禅:“我们家的东西都是小帅帅的。”久而久之,小帅帅也养成了一种怪癖,只要被她看中的东西,吃的、玩的、用的,都会毫无保留地拿进她的房间。帅帅的房间几乎成了五花八门的“仓库”,食品、日用品、包装袋、纸、笔……什么都有,而且谁都不许动她房间里的东西。
 
对于帅帅的“仓库”,家里人开始觉得不对劲了,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坏行为。要改掉这坏习惯,强制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要想取出“仓库”里的物品,首先得让帅帅改变观念。于是,妈妈就和家里人商量,统一意见,多为帅帅准备一些家庭活动。
 
比如,让帅帅来分发糖果、点心,告诉她人人都有一份,帅帅也不可特殊;去亲戚家做客,让她挑选小礼物送给亲戚家的儿童,从一声声道谢声中体会到给别人礼物也是件快乐的事情。每次当帅帅表现好时,爸爸妈妈都会对帅帅表扬一下,帅帅也很高兴。
 
慢慢地,帅帅也将自己“仓库”中的东西一点点地拿出来了。

幼儿都喜欢成人的表扬,一句赞美的话,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当孩子有了分享行为时,家长要抓住时机,及时运用鼓励、赞许、奖励等外部激励的方法来强化儿童的分享行为,儿童就会非常愉快,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会维持和强自己的分享行为。家长的强化可以让儿童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习惯,习惯于与别人分享。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