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 我是一名幼儿园新教师,每天都要写观察日记。但经过快一个学期的记录,却有一点迷茫,不知道如何保持观察日记的连续性,以及如何通过观察日记提高自己的专业性? —— 一位北京幼儿园新教师 观察记录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研究者通过观察对象在自然情境中的表情、动作、行为和言语等外部表现,以了解人的心理活动所做的记录,必要时也可采用录音、录像等辅助手段进行。观察了解幼儿是幼儿教师必备的教育技能,也是幼儿教师需要履行的一项工作职责。而观察记录是教师了解幼儿心理活动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相互了解与沟通的一种方法和纽带,用来帮助教师由笼统的或一般性的行为中了解幼儿的发展。学前教育中不仅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观察力,更要有渴望去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的心,认识到观察的对象就存在于眼前正在发生的观察事件中,教师要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和不足并作以记录。新教师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观察日记的有效性。 1.应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现场观察。现场观察应有明确的目的,大致的观察角度、线索和重点观察对象。不能今天观察这个幼儿,明天又换一个,什么撞到眼里就观察什么。在确定重点观察对象时,可考虑每种类型的幼儿各取一个代表。例如,不同性格类型的幼儿,动作、智力、语言、社会性、美感诸方面发展正常或超常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或成长经历的幼儿。观察时,应围绕所确定的目的,捕捉有关的、典型的行为,并通过对这些幼儿的追踪,发现一般规律,比如:在娃娃家中利用角色游戏进行观察。 当然,如有特殊情况或意外情况发生时,则随机应变,对临时出现问题或有异常表现的幼儿给予特别的关注。 2.应翔实、客观、快速地记录观察结果。可以采用记叙和描述的方式(即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记叙和描述)。一般包括如下内容:记录幼儿做各种事情的时间、地点;记叙幼儿行为发生的背景,幼儿在什么情况下出现该行为;记叙幼儿做各种事情的方法行为方式,特别是幼儿行为方式的变化和新行为;描述幼儿对自己的行为的感觉,表情、心情、神态等;记录幼儿行动时所说的话。 3.正确的分析观察结果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捷径。正确的分析能为教师在对幼儿行为的性质作出判断时,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教育原则来对心理特点加以分析,正确理解幼儿行为的性质。如果判断错了,就会开出错误的或无效的“教育处方”。心理健康问题是个敏感的问题,所以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幼儿科学教育的关系,只有注意教育内容的整合,才能确保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对新时期所需要的研究型的教师而言,观察记录无疑是一把打开幼儿心扉的金钥匙,但愿我们管理好、使用好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幼儿园 焦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