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妻子都璿出生在一个书法世家。父亲为当朝大臣,不为人正直,写得一手龙飞凤舞的草书。郗璿的两个弟弟郗音、郗具也都擅长书法。这种家庭气氛使郗璿自幼就对书法有了一种特殊的爱好。 平时父亲、弟弟们在书房里挥毫做书时,她不是伏案磨墨,就是静静观看,有时也拿起笔写上几个字。做父亲的也很开明,就让女儿习字炼书。久而久之,郗璿一笔娟秀的好字并不比弟弟们差。 后来郗璿嫁给了王羲之。郗璿的心中早就有了一个愿望,希望儿子能够接过丈夫手中的笔。当她看到小儿子献之处处显出独特的灵性时,便把这强烈的愿望倾注到了献之的身上。 献之7岁的时候,郗璿便开始让他练字。 每天天刚蒙蒙亮,母亲就把小献之唤醒,练习握笔的姿势。刚开始时,献之的小手一直发抖,不一会儿,手腕、胳膊就酸疼难耐。这时,郗璿就捏捏儿子的小手和手臂,鼓励他继续练下去。 带着母亲的希望,献之练笔三年整了。献之每练完一张纸,都璿就将它贴在墙壁上,中间则挂着一副羲之写的帖。就这样,献之看着父亲的帖,比自己的字,那横竖笔画已与父亲的差不多了,于是有些自满起来。 有一天,献之练着练着,忽然听到窗外的鸟叫婵鸣和院子里孩子们的嬉闹声,他草草地写了几行字就溜出去玩了。 傍晚时分,羲之回到家中里,像往常一样,他一进门就直奔儿子的书房,见桌子上放着未写完的字,就一张张看了起来。看着看着,他拿过毛笔,在—个“大”字下面加了一个有力的“点”。 献之玩够了,赶紧往家跑,把当天的字写完,他看着自己写的字,觉得还真不错,就拿给母亲过目。“母亲,你看我写的字和父亲写的差不多吧!”献之仰头骄傲地把字递过去。 郗璿不动声色地接过儿子的习字,敏锐的目光逐个审视着一笔一画,边看边摇头说:“你的字比你父亲的字差远了呢。”献之一听,不服气地擬起了小嘴。突然,郗璿眼睛一亮,凭着她多年的习字经验和对丈夫笔墨的熟悉,一眼就看出“太”字下面那一“点”的笔力。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点”,却刚健中正、111润流美。特别是收笔的功夫稳妥如磐,颇有高峰坠石之势。 郗璿抬头看看不服气的儿子,指着“太”字下面的点说:“我儿学书三年整,唯此一点像你爹呀!”献之听了一愣,盯住“太”字看了半天才回过神来:“我不是写了个‘大’字吗?怎么冒出个‘点’?一定是父亲的手笔。”想到这儿,献之的脸涨得通红通红,把实情告诉了母亲。 郗璿把儿子拉到了膝下,摸着他那因为练字长满了趼子的小手,语重心长地说:“孩子,练字可是来不得半点偷懒的,字是由一点一画组成的,一点写工整了,一个字才会工整;字字都工整了,一行才会工整;行行工整,全片才会有气势。但万万不可凑合而成呀。” 听到这肺腑之言,献之特别佩服母亲的眼力,他使劲点了点头说:“母亲,您放心吧,我一定苦练,赶上父亲。”郗璿也频频地点着头。她深深明白“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成峻极”的道理。 要“积水”就来真格的,母亲买来15只大缸,缸缸装满了水,她指着这15缸水对儿子说:“你父亲练笔的奥秘全在这15缸水里,你把这些水用完,奥秘就不讲自明了。”从此,每晚,忙了一天的郗璿就从水缸里舀来一勺清水,往砚台里倒一点点水,坐在儿子身边细细地研着墨。 小油灯一闪一闪,把献之练字、母亲研墨的身影映在了墙上,勾勒出一幅动人的母子苦练图。清水在母亲轻轻转动下研成了浓浓的香墨,那是母亲对儿子浓浓的殷殷的希望之情。 酷暑,母亲一边给儿子扇风驱蚊,一边研着墨。 寒冬,一盆炭火暖着儿子的脚,母亲把儿子冻得通红的小手揽在自己怀里,仍在研着墨。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母亲一勺一勺地把15缸水用得光光的了,献之也深深体会到了书法的奥秘,那就是两个字一一苦练。 后来,他与父亲王羲之并称为东晋书法“二王”,他的成就给了母亲最好的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