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母亲对孩子成长起90%的作用,也许很多人会对这话产生疑问,可我们做母亲的仔细地想一想就会觉得颇有道理。 母亲的工作是我们这个世界上最有价值和创造性的工作,因为教育孩子是世界上最大的学问,尤其是在孩子生命最初的几年,其生命中最本质、最重要的东西都是由母亲给予的。作为母亲,她们可以不是天才,但她们可以成为天才的培育者,可以说,母亲就是孩子的总设计师。 我们都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事实上,孩子的成长由谁负责?是家底。家庭又由谁负责?是母亲。母亲在育儿方面有着本能的优越。 中国是一个有着母教传统的国家,特别是孟母三迁和岳母刺字的故事,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母亲的作用要占到90%以上。母亲不仅对孩子的生理有极其巨大、深刻、永久的影响,而且对孩子的智力、意志、性格、品德等方面也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一个自私自利的母亲,不可能培养出慷慨大方的孩子;一个心胸狭窄的母亲,不可能培养出视野宽广的孩子。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当孩子发生问题的时候,身为母亲,怎么可以只埋怨孩子而不自我反思呢? 孩子品德的培养不是几堂课能够解决的问题,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母条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没有挑起教育子女的担子。每个孩子在出生的时候都是一样的,没有不良的少年,有问题的孩子大多出自有问题的家庭。我有一个看法,无论你賺了多少钱,当了多大的官,如果孩子出了问题,你都不是成功的,你都是玩忽职守。其次,我们的家长总是认为孩子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是学校,这是错误的。学校只是一个职能培训所,主要教给孩子知识,而家庭则是造人的地方,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教孩子如何做人,这不是在学校几堂课就能够解决的。 影响孩子成长主要有智力、意志、品德、气概四个因素,意志、品德。气概就是我们平常所指的非智力因素。智力、意志、品德、气概这四者中,位于首位的应该是气概,其次是品德,它决定气概的方向正确与否。并为气概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社会支持;再次是意志,它为气概的实现提供个体非智力方面的支持。最后才是智力,它仅仅提供工具性的帮助。 关于家庭教育中气概的教育,应该要特别提醒所有母亲,孩子在3岁前可以进行早期智力教育,6岁以后就应该重点进行气概教育,比较好的方法是让孩子读伟人传记,以感受伟人的博大胸怀。一个人具有大气度才能有大作为,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往往是被忽视了的。 气概和胸襟这些东西是孩子七岁到十七八岁这个时间段培养出来的,母亲的胸襟影响着孩子的胸襟。现在谈教育,人们更强调理想教育,长大以后要做文学家、科学家什么的。而气概教育则决定了孩子将来做第几流的人物,气概不凡的人无论做什么都会比没有气概的人做得好。孟子说,做人要有浩然之气,家庭教育中一定要注意这一点。现在的家长更注重孩子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其实,非智力品质决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育”出来的,“教”是“显教育”层次上的,“育”是“潜教育”层次上的。要让孩子具有良好的非智力品质,母亲的“教”是次要的,“做”才是主要的,是潜移默化的社会遗传结果,因此,它不仅要求母亲懂得教育的艺术,而且更要懂得自己正确地做人。 非智力品质是从人与人的实践中学习与培养起来的,目前独生子女最大的问题就是同龄交往环境的丧失,所以母亲更应该成为孩子的伙伴,以提高他的生存适应能力。孩子经历的事情越多,处理事情的能力就越强,非智力品质也就越好。比如在安全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孩子之间的争吵、哭闹、和解都应该让他们自己学着去处理,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 孩子的非智力因素与母亲的非智力品质是密切相关的,家长的素质影响着孩子的素质,母亲的素质决定了孩子的素质。因此说,素质教育应该从家庭抓起,从母亲抓起。素质更多地出自于家庭,教育更多地出自于学校。学校是刃,家庭是刃上的钢。这样的例子我们可以从只有1500万人的犹太民族中找到。这个民族为什么出现那么多天才?就是因为犹太人在家庭里完成了全部的教育,使孩子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