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激发孩子自我保护的潜能 前面提到,学前儿童意外伤害最常发生的地点是家中,因此,建议家长及时消除居住环境中容易导致伤害的各种隐患,营造一个安全的家庭环境;家长要重视室内安全知识的教育,如家用电器不要自己用手去动,厨房、卫生间不是玩耍场所;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衣食安全意识,如儿童不宜穿带子多而长、饰物繁杂的衣服,吃果冻、花生米要小心等。 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家长重点在于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知识的学习,保护自己,避免受伤害,让幼儿知道危险生活用品的使用常识并尽量远离这些危险生活用品。例如,不要自己用手插拔各种家用电器电源,不要玩耍剪刀和菜刀,摩丝、香水、指甲油、打火机等都是易燃易爆物品组成,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保管和使用不当就会发生意外伤害,药品、杀虫剂、消毒剂等不要误用误食。
除了给孩子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重视安全知识的教育外,家长们还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养态度导致的对孩子安全教育产生的偏差,孩子并不像很多大人想象中那样,毫无自我保护的能力。 人类的长大面临各种自然与社会的危险与挑战,在应对的过程中,孩子逐渐长大,逐渐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逐渐更好适应环境。和自然界的动物一样,自我保护能力是人的本能,也是孩子在社会上生存所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具备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保护自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步。 过度保护不能让孩子避免外界伤害,家长应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家长应该相信孩子,从小加强对孩子进行自我保护的教育,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让孩子走出温室,快乐、安全地成长。 幼儿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强,通过角色扮演和预防意外伤害的演练,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增强预防意外伤害的教育的效果。例如家长可以和孩子玩“扮演消防队员救火”的亲子游戏,学习失火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着墙匍匐逃生演练,进行地震逃生演练。 (作者单位: 应天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